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反思

七年级上古诗《如梦令》两首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03 09:27:13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七年级上古诗《如梦令》两首教学反思
中山市东区松苑中学初一语文组   杨群
学生对诗词学习诗词的难题是:读不好、发现不了美感、自然对诗歌也没有喜爱可言。本堂课的目的就是要用掌握关键词的方法让学生读懂词意;读出感情;欣赏语言,体味乐趣。
一、灵活运用各种朗读方法,让学生掌握朗读的技巧,读出感情。
初次接触文本,学生读的时候还有个别字词不认识,这一遍就是为了梳理生字词。理解完整首词的意思之后,学生就知道哪儿该停顿,也大概了解了词的情感,此时再读,字音、节奏已经完全没问题,情感方面也掌握到差不多。到赏析完整首词的语言以及表达的情感以后,学生就能够读得越来越好。在这个读的过程中,个别读、小组读、男女生读、全班齐读等各种读法,加入了比较读的方法,学生读得很用心。
二、用抓关键词的办法,让学生读懂词意。
不是词的每一个字学生的都不认识、不理解,关键字词的理解是学生理解词意的重点。沉醉;回周;误入;惊鸥每一个画面让选取关键字词来概括。读懂词意之后,教给学生质疑的方法来理解全词。老师示范一个问题:“为什么沉醉?”学生照此思路相继提出了许多问题,最后老师提炼出了几个经典问题:“为什么误入藕花深处?为什么惊起鸥鹭?为什么时常回忆?”最后,学生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问题一旦解决,整首词的情感也就呈现在我们眼前了。
三、“知人论世学习法”,让学生能够把作者的创作与身世背景相结合来理解。
作家的身世以及生活经历极大地影响着她的情感变化。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用“知人论世”之法,在整堂课中穿插了李清照的一些人生经历,帮助学生理解词所表达出来的情感。也由此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节课所教授的李清照前后期两首同词牌名的《如梦令》,让学生在比较中,进一步学习这两首词,深入地走进李清照的内心世界。
本节课老师与学生的配合度比较高,但无奈,学生的水平终究是有限,反而让人感觉整节课上的有点吃力,学生被动接受的内容比较多,也就显得课程的容量有点多,没有按时完成教学任务,最后两首词的比较没有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探讨,这是本节课最大的遗憾。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需更多地考虑学情,合理规范教学内容,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的热情。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