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反思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09 10:46:37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北京喜讯到边寨》教学反思
                         柏苑小学 胡海虹
本课教学在重视培养学生的音乐思维方面有以下几个特点。
1.把培养学生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
本课的教学改变了过去教师讲得多,学生听音乐少的做法,把发展学生
的听觉思维放在首位,加强了对音乐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的听辨,
对音乐民族风格的听辨,特别是对音乐曲式的听辨等。乐曲的曲式由引子、六个乐段和尾声组成。音色包括有圆号、小提琴、双簧管、小号、锣鼓。速度有快、中速、渐快。力度有强、稍强、渐强。节奏有紧凑、舒展。旋律有优美、欢快、粗犷等。所有这些对音乐的听辨结果都是在音乐音响的基础上通过听觉思维的过程获得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包办代替,而是引导学生在思维的基础上得出结论,这是和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
2.充分地发挥学生的联想和想象
联想和想象是音乐思维的基本方法,过去我们对联想和想象的认识有片面性,只看到其视觉形象的一面,忽视了听觉形象的一面。本课教学既重视了学生视觉的联想和想象,同时也重视了听觉的联想和想象的培养。如在听辨苗族民族音乐风格中那个独特的音(ъ3)时就要运用良好的内心听觉,用过去头脑中ъ3的听觉表象同现在的音响进行比较,也就是说通过听觉思维的过程来分辨苗族音乐的风格。再如分辨乐曲的六个乐段是教学的难点。为了解决这个难点,必须培养学生内心听觉的想象力。本课教学运用了形象思维分解、组合的思维方法,首先分别对六个乐段进行听辨,学生通过内心听觉对各个乐段有了初步的想象,为组合成完整的乐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完整欣赏时,教师又利用节奏伴奏这种外化表现方式了解了学生思维的结果,顺利地解决了结构听辨的难点。
3.发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教学中渗透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是本课又一个突出的特点。如开始的为乐曲命名,在分段欣赏时创编伴奏的节奏,用电子琴试奏“欢腾主题”,演唱“歌唱主题”,学生指挥全体随乐曲做节奏伴奏,以及最后的学生谈欣赏体会等都是创造性的思维活动,这些活动的设计突出的特点是没有一个同意的答案,这就促使学生必须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活动。从本课的教学中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启发: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必须精心设计有利于创造的活动。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