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反思:我诚信,我公道 教学反思
- ·下一篇反思:《我的祖家是歌乡》教学建议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执教者:东区雍景园小学 刘飞燕
《毫米、分米的认识》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内容已调整为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在二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认识了两个长度单位:厘米和米,能体验1米和1厘米的长度,理解1米=100厘米。我在教学这节课之前,首先仔细通读了教材与教参。
通过认真的研读,我感到这节课应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得到进步与发展。
因此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进入主动学习、主动探索的角色中去。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设计有效的实践活动。有效的实践活动是学生获取数学知识的重要途径,尤其是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必须使学生有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通过估一估、量一量、捏一捏、画一画、划一划、拼一拼等操作过程,学生在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与发现的过程中学习数学,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测,在操作中验证。
二、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注意力时间短,喜欢有趣的事物,针对学生的特点,在教学中整节课以孙悟空的金箍棒长短变化贯穿整节课,这样创设有效的符合学生实际、符合教学需要的教学情境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使他们体会到分米、毫米知识产生的必要性,从而产生探究新知的愿望。
三、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 在上课的前一天,收集了电话卡、购物卡、公交车卡等等,这些物体的长度、厚度、高度都与分米和毫米有关。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本节课中学生需要大量的实践操作,教学中要努力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使学生充分的体验中深切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节课,学生始终在宽松的、愉快的气氛中学习,保持着丰盛的精力和浓厚的兴趣 ,但我仍有遗憾。
1、对个别学生关注还是不够。当我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在1米长的纸条上用多少根1分米长的小金棒可以拼成1米时,有个别学生自己玩自己的,不理会旁边的同学做得怎样。改进方法:交待任务后,我要注意营造氛围,鼓励合作。
2、教学实践中比较注重过程与体验,注重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但这些活动都需要时间,课堂时间总显得不充裕。但如何处理好强调过程与教学时间之间的关系,需要进一步地探索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