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扬州中学教育集团2010–2011学年第二学期八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卷
- ·下一篇试题:2012年海淀区高三数学一模试卷及答案(理科)
2012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一模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n(H2) n(CO)
Ⅰ 250 2 20 10 90% a
Ⅱ 250 P1 40 20 c b
① P1 4MPa(填“>”、“<”或“=”);
② 实验Ⅰ条件下合成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是 。
27. 牙膏是由摩擦剂和一些可溶于水的物质组成。常用的摩擦剂主要有:CaCO3、Al(OH)3、SiO2•nH2O、Ca3(PO4)2。资料显示:Ca3(PO4)2高温不分解;Ca3(PO4)2和CaHPO4不溶于水;Ca(H2PO4)2溶于水;Ca3(PO4)2 + 4H+ = 3Ca2+ + 2H2PO4-。
(1)为测定某牙膏的酸碱性和摩擦剂的主要成分,甲同学设计并完成以下实验:
① 取一小段牙膏与一定量蒸馏水充分搅拌后过滤,用pH试纸测定滤液酸碱性的方法是 (填相应操作),读出其pH接近8;
②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适量稀盐酸,得到澄清溶液,有气体产生,则产生气体的离子方程式是 ;若向①所得不溶物中加入NaOH溶液,经测定,不溶物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③ 取②中加稀盐酸后所得溶液,加入过量NaOH溶液,观察到最终有沉淀生成,生成该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
根据上述实验,摩擦剂中一定含有的物质是 。
(2)乙同学用如下装置(已检验气密性,夹持装置略)通过测CO2的质量来计算牙膏不溶物中CaCO3的含量。
① 滴加稀盐酸之前的部分操作:……打开弹簧夹,通入N2一段时间;再将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连接在整套装置上……。按此顺序进行操作的原因是 ;
② 用上述装置重复几次实验,所测样品中CaCO3的含量均偏高,若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没有失误,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或 ;
③ 设计实验不用其他任何试剂(仪器可任选),仅用牙膏不溶物样品测定摩擦剂中CaCO3含量的方法是 (不必填具体操作)。
28.6-APA( ) 是青霉素类抗生素的母核,与有机物F缩合
生成阿莫西林。某同学用对甲基苯酚为原料设计阿莫西林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1)F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 。
(2)①、⑤的反应类型分别是 、 。
(3)D的结构简式是 。
(4)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是 。
(5)反应①的目的是 。
(6)芳香族化合物G是E的同分异构体。G分子满足下列条件:
a.苯环上的一溴代物只有一种;
b.核磁共振氢谱显示有四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c.能发生水解反应且产物之一的分子式是C7H8O3 。
写出所有符合上述条件的G的结构简式: 。
答案:
6.C 7.D 8.C 9.B 10.B 11.C 12.C
25.(共14分)
(1)0.006(2分) 酸性(2分)
(2)②(2分) 不能(1分) 该反应只能说明I2的还原性比Br2强(1分)
(3)BrO3- > IO3- > Br2 > I2(2分) BrO3- + 5Br- + 6H+ = 3Br2 + 3H2O(2分)
(4)
(2分)
26. (共14分。每空2分)
(1)正 O2 + 4e- + 2H2O = 4OH- 6
(2)1﹕2 4Na + TiCl4 4NaCl + Ti
(3)①<
② CO(g) + 2H2(g) CH3OH(g) H = kJ•mol-1
27.(共14分)
(1)
① 用干燥洁净的玻璃棒蘸滤液,滴在pH试纸上,经与标准比色卡比较后(2分)
② CaCO3 + 2H+ = Ca2+ + CO2↑+ H2O(2分)
③ 2H2PO4- + 3Ca2+ + 4OH- = Ca3(PO4)2 + 4H2O(2分)
SiO2•nH2O、Al(OH)3(2分)
(2)
① 避免碱石灰吸收装置中原有空气中的CO2(2分)
② 干燥管中的碱石灰吸收空气中的CO2或H2O(1分)
NaHCO3溶液除HCl时产生了CO2(1分)
③ 称量不溶物样品在高温下完全分解前后的质量(2分)
28.(共16分)
(1)羧基(2分)
(2)取代反应(2分) 加成反应(2分)
(3)
(2分)
(4)
(2分)
(5)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2分)
(6)(各2分,共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