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试题:2013年春季学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人教版
- ·下一篇试题:2013年春期小学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人教版
2013年春季学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2013年春季学期五年级下册语文期末测试卷北师大版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lóng fèng dú shū jiǎo dù zhēn chéng xīn yuàn
( ) ( ) ( ) ( ) ( )
láo dòng zūn yán huǒ guāng mí xìn lǚ xíng
( ) ( ) ( ) ( ) ( )
二、给带点字选择正确读音,打上“√”。(6分)
供奉(gōng gòng) 读万卷书(juǎn juàn) 胳臂(bì bei)
挣脱(zhèng zhēng) 刺刺(cī cì) 摩平(mā mó)
三、画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并将正确的写在括号里。(10分)
1.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朝笑,依然接受了任务,开始勘测线路。( )( )
2.原来养蜂人的生活环竟是这样坚辛,而又这样的充满诗情画意。( )( )
3.她把自己的坐位让给老奶奶。( )
4.革命先辈的坚苦朴素的作风,我们要继成。( )( )
5.我们要养成认真读书的好习贯。( )
6.上课的时后,要专心听讲。( )
7.小明以经是四年级的学生了。( )
四、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空。(8分)
虽然……但是…… 只要……就…… 不是……而是……
既然……就…… 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
1.弟弟( )听到《圣斗士星矢》的片头曲,( )会兴奋得手舞足蹈。
2.吴广一步跳上土墩,大声说:“( )修长城是死,反抗也是死,那( )干脆反了吧,搏一条生路呀!”
3.我们( )相处的时间并不长,( )已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4.李老师( )自己爱笑,( )常喜欢和我们开玩笑,逗我们笑,尤其是我们情绪低落的时候。
五、改写句子。(2分)
1.西门豹说:“下一回河伯娶媳妇,告诉我一声,我也去送送新娘。”(改为转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楚王说,实话实说,他不生气。(改为直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根据课文中的古诗文内容填空。(18分)
朝代
|
作者
|
题目
|
诗句或文句
|
战国
|
屈原
|
《离骚》
|
路曼曼其修远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东晋
|
陶渊明
|
《移居》
|
奇文共欣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
|
李白
|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孤帆远影碧空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
|
李白
|
《秋浦歌》
|
炉火照天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
|
李绅
|
《悯农》
|
春种一粒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
|
王昌龄
|
《芙蓉楼送辛渐》
|
洛阳亲友如相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唐
|
张继
|
《枫桥夜泊》
|
月落乌啼霜满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宋
|
王安石
|
《登飞来峰》
|
不畏浮云遮望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宋
|
苏轼
|
《题西林壁》
|
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北宋
|
苏轼
|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
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清
|
郑板桥
|
《竹石》
|
咬定青山不放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清
|
龚自珍
|
《己亥杂诗》
|
九州生气恃风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西汉
|
刘向
|
《新序·叶公好龙》
|
失其魂魄,__________________。
|
清
|
________
|
《聊斋志异·崂山道士》
|
每见师行处,墙壁所不能隔,但得此法足矣。
|
春秋
|
晏子
|
《__________》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春秋
|
孔子弟子
|
《_____·嗟来之食》
|
予唯不食嗟来之食以至于斯也。
|
明
|
_____
|
《古今笑史·活见鬼》
|
二人相视愕然,不觉大笑。
|
明
|
徐霞客
|
《_______________》
|
燃松拾穗,走笔为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