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苏教版七年级《秋天的怀念》说课稿
- ·下一篇说课:人教版四年级《亿以内数的读法》说课设计
北师大版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
北师大版三年级《山沟里的孩子》说课稿
一、说教材
《山沟里的孩子》是北师大版教材第六册第五单元中的课文,这是一篇精读课文。介绍了大山里的孩子为了寻求改变山沟贫困面貌的“金钥匙”,而起早贪黑,不怕吃苦,不怕山高路远刻苦学习的动人事迹。这篇散文,语言优美,情感动人,是培养学生学习品质的一篇好范文。通过本文的学习,教育学生向大山里的孩子学习,为了家乡幸福美好的明天不怕困难,刻苦学习。
二、说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三、说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朗读感悟,借助多媒体辅助手段了解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去上学的情景。
2.能通过学习课文,体会“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的真正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
1.以读贯穿始终,引导学生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句。
2.引导学生边读读、画画、议议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感悟能力,积累词语。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阅读课文的语言文字,借助媒体的音乐以及图片,感受山区孩子学习的艰难,学习他们不怕困难、刻苦学习的精神。
四、说教学重点:
依据课文的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的实际,结合单元导读提示,我确定的教学重点是:以“黑”为主线体会山沟里的孩子上学的艰苦,并进行比较,了解现在城市中孩子优越的学习环境,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
五、说教、学策略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设计以学生的朗读为基础,以读为主线,以读代讲,以读促讲,通过朗读,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情感参与,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验,增强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的情感。
五、说教学设计
课堂结构:开门见山——直入主题,游戏激趣——巩固旧知,细读课文——自主探究,情感升华——激情延伸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一群新朋友,他们是谁呀?对,他们是山沟里的孩子。(板书课题——山沟里的孩子)
2、学生齐读课题。
二、游戏激趣,巩固旧知。
1.小老师带领学生开火车认读词语,个别词语造句。
2.教师适时点评。
3.教师小结,同学们对词语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师搜集了一些现实生活中山沟里孩子学习和生活的图片,现在就让我们切身去感受他们的学习和生活。
4.师生共同欣赏图片。完成填空:这是一群____的孩子。
5.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走进山沟里的孩子去看看他们是怎样学习的?
三、细读课文,自主探究。
(一)参与式教学1~5自然段。
1.自学要求:小组内自由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出示自学问题:
(1)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2)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3.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教师走近学生进行指导。
4.教师检查自学情况。
解决问题一:山沟里的孩子上学时遇到了怎样的困难?
(1)学生自由发言
(2)教师引导从以下三个反面理解孩子门上学的艰难:
①时间长。早晨,天还没亮就出发了,这时“山沟里还黑着”。晚上,放学回家时,“夜雾笼罩着他们”,“山沟里的路黑黑的”。
②路不好走。不但路途遥远,还得翻山越岭。早晨,“走过这座山,翻过那座山”;晚上,“走过那座山,翻过这座山”。
③不十分安全。山高,路远,天黑,远处还有狼。
(3)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朗读文中相关内容。
解决问题二:他们遇到这些困难是怎样解决的?
(1)从文中画出表现孩子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词语,多读一读,加以体会。(远远近近,脚步匆匆;远远近近,说说笑笑。)
(2)指导有感清的朗读相关句子
5.全班同学有感情地齐读课文第一部分。
6.教师小结:山沟里的孩子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地去上学,他们面对种种困难,仍然乐观向上地刻苦学习。这些山沟里的孩子,不仅具有克服困难的勇气,乐观向上的品质,他们还有着十分远大的理想。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他们远大的理想是什么?现在,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6、7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第6、7自然段。
2.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山沟里的孩子不怕困难、刻苦学习是为了什么?
课堂反馈、交流,进行评议补充。
3.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文中“金钥匙”“理想的灿烂的黎明”等词语的含义。
(1)“金钥匙”指的是知识。
(2)“理想的灿烂的黎明”表明作者对山沟里的孩子寄予了无限的期望和祝福。
4.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部分。
四、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1.这次山沟之旅,让我们再次体会到了山沟里的孩子为了上学,起早贪黑,翻山越岭克服重重困难去追寻知识,追寻他们的梦想,山沟里的孩子为了改变山沟的穷面貌,他们不怕困难,乐观向上的精神深深地印在了我们的脑海中。
2.拓展延伸:
课文最后用了一个省略号,你能说出省略号所省略的内容吗?
3.教师结语:时间过的真快呀,我们要结束这次山沟之旅了,让我们和那群勇敢坚强刻苦学习的孩子们说声再见吧,我们相信山沟肯定会在他们的努力下,变得更好的,山沟的明天会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