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周长的测量与计算 说课
- ·下一篇说课:《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说课稿
《分数的初步认识——几分之一》说课稿
一、 说教材
1、分数知识在各学段的安排
分数知识作为一个单元系统学习在小学阶段中共出现三次,第一次是在第六册(也就是本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主要是让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初步理解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就是这个物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会读写简单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份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第二次出现在第七册第三单元,主要是初步学会比较同分母分数或同分子分数的大小,以及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三次应该在五年级.
2、本课内容在本单元中的位置
《认识几分之一》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六册第三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学内容。通过第一课时《整体与部分》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认识整体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第三课时是通过具体直观的图形来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并将已有“几分之一”的概念迁移到离散量的情况。最后再通过对“几个几分之一”来认识几分之几,进一步认识分数概念。
3、本课教学目标的确定
1) 借助实物、图形,直观认识几分之一,并会说出它们的含义,能正确读写几分之一;
2) 通过动手操作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3) 体会分数在生活中的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4、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理解只有“平均分”才能产生分数;
2)正确认识几分之一的含义。
5、本课的教具、学具准备
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纸片若干、油画棒、教学课件。
6、学生分析
学生是第一次接触分数,但在生活中有所体验。分数的初步认识是小学阶段关于分数主题的第一部分,是在学生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所以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无论在意义上、读写方法上以及计算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认识几分之一是小学数学概念学习中比较抽象的内容,作为三年级的学生来说,刚开始学习时,学生掌握分数的含义是很困难的,因此,必须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后续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初步基础。
二、 说教法学法
1、情境创设法
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开始,我创设了小胖过生日的情景,通过分糖、分苹果、分蛋糕这一系列问题,一是唤起学生对“平均分”的回忆,为认识分数打下基础;二是通过“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给学生造成悬念,为探索新知识创设了情境,也使教学从整数很自然地过渡到分数。
2、直观教学法
直观的教学可以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形象化。本节课通过一些图形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
3、动手实践
数学教学应给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使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形象。在课堂上,我让学生通过折一折、涂一涂、说一说等实践活动,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活动中,学生不单单是在动口、动手、动脑,更重要的是通过“动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使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和感悟更为深刻和完善。
4、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师应鼓励学生与同伴进行交流。本节课采用同桌交流以及小组研讨等形式,这不仅能加强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合作意识,而且能起到传递感情、增进友谊的作用。
三、 说教学过程
我将这节课分为四大块:
1、情景引入,激发兴趣(小胖过生日,拿出一大堆好吃的招待小丁丁)
教师提问:把8粒糖,2个苹果,一个蛋糕平均分给小胖和小丁丁,每人能分到些什么吃的?
学生独立填写在学习记录单上,再进行全班交流。当学生说出“半个”时,教师进行演示并适时引导:半个在数学上可以用一个怎样的数表示呢?你知道吗?请大家动脑筋想一想,想好后和小组同学讨论。这时一种新的数(分数)的学习伴随着学生自身的情感成为学习的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全面地参与学习活动,同时也为探索几分之一的活动作好了知识准备。
2、延续情景,学习新知
此环节分三个层次进行
第一层次:初步感知二分之一。
1)学习读法:二分之一。
2)学习意义:把一个蛋糕平分成两份,每一部分是这个蛋糕的二分之一,也就是二分之一个蛋糕。叫几个同学站起来复述后,同桌之间说一说,在全班说一说。
3)认识分数线、分子、分母并学习写法,先老师板演,然后叫学生将学习记录单上的半个改成1/2。
第二层次:动手操作体验二分之一。
从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中选择你喜欢的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表示出它的1/2,同桌交流是怎么折的,展示学生的作品。
下面图中,哪些涂色部分是原图的二分之一,哪些不是,并说明理由。(出示6幅图,有平分的,有不平分的,考查学生对平分产生分数的掌握)
第三层次:动手操作认识并体验几分之一。
1)你还能把圆平分成几份呢?请学生自己动手折一折,将其中的一份涂色,并试试用分数表示出来。
2)师生归纳,得出结论:
像1/2,1/4,1/8,1/16……这样的数都叫做分数。
一个整体平分成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就是整体的几分之一。
设计意图:让学生运用多种材料操作练习,既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又拓宽了对知识的认识角度,学生全身的投入到学习中去,让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一步认识几分之一。
3、拓展与应用
1)完成书本上P40页第4,5两题。
第4题看图写分数,学生直接完成在书上,集体交流反馈。指名一些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填?说说把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每份是谁的几分之一。
第5题判断题,说出原因,4人一组每人说一个,最后全班汇报。重点检查学生对分数含义的理解。
小结:判断一个分数是否正确时,要看有没有平分,还要看分成了几份?
2)判断
(1)把一块蛋糕切成4块,每块是它的四分之一。…………( )
(2)把一条绳子平均分成3段,每段是它的三分之一。……( )
重点考查平分产生分数这个知识点,从直观的图形上升到抽象的文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