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图块操作说课稿
- ·下一篇说课:《人为什么会生病》说课稿
《限塑和我们的生活》主题活动说课稿
章行健的“环保袋”设计简介:根据衣服上的抽拉设计可以改变长度,由此想到我们的“环保袋”也可以应用抽拉的设计来压缩“环保袋”(见图,用红笔圈出来处)。袋口的小扣子在袋内装有物品时可以固定袋口,而当“环保袋”被压缩成扁形时,可以卷起来用扣子扣紧,减少体积。
李昱霆的“环保袋”设计简介:此“环保袋”考虑到袋子的分隔,中间的分隔是用两侧的尼龙布搭扣而成(见图,用红笔圈出处),可以把生和熟,吃和用的物品分开。如不需要分隔,则只要将搭扣放开,将两块布自然垂放在“环保袋”内侧即可。
钱欣的“环保袋”设计简介:此乃全功能“环保袋”,按钮可伸缩拉杆,容量大,可拖拉,功能区划分,指路灯照明方便夜行。
之后,他们带来了设计图,其中一些成员还带来了实物,他们再通过比照,讨论之后,选择几个最佳的方案在组内实践中推广。
我的心得:好的指导者,需要作到“收”“放”自如。不要认为他们不行,局限他们的思维和行动,该放就放;在需要指导时,千万及时介入。
(四)总结归纳阶段
通过本次活动,产生的成果是在指导教师的引导之下,学生们自主设计和实践操作后所产生的,其学习成果往往是充满个性化的,生动的。因此,为保证评价的客观性和公证性,我们不仅需要关注活动成果的完整度,作品的精致等,更需要关注学生在这一过程中的研究成果与预期目标之间、作品与设计之间的完成度。
1.引导学生进行整理、筛选活动成果,进行合理呈现。
课题(或项目)明称 完成时间
活动组员 成果形式
成果简介
附录材料 活动记录表( )份 访谈表()份 讨论记录( )份
调查表( )份 其他
实物材料 如:作品
名称( ) 设计者( ) 制作者( )
内 容:
功 能
展示成果所需要的条件 展示人:
形式:
介绍词的设计:
2.指导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进行“论证式”答辩,形成对学习成果的客观评价
(1)针对主题活动的特点,确立以成果的真实性、创新性、科学性的评价标准
设计《“限塑”和我们的生活》成果展示评分标准。(见表一)
表一:
(2)鼓励学生积极思辩,实现成果的科学论证
学生将自己的成果作品从意图、研究或制作过程、实际效果等向大家作全方面的介绍,对研究成果、设计成果与预期效果的比较,帮助该小组对设计理念和实际效果进行论证,从而对作品有个全面的评价。
如:同学们在听取《设计与制作环保袋》的时候,有同学认为,环保袋的设计是比较到位的,但是他有时候没使用环保袋购物的原因是因为自己会忘记携带,或者有时候购物是突然的行动,那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所以他们建议该小组还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进行改进。
于是,该小组又产生了新的研究视角,《环保袋的创意租赁》的研究。
而对于研究性课题研究,又有小组进行了持续研究,进行了《10个月后再看“限塑令”》的课题。
我的心得:对活动的公正评价,依赖于相对科学的标准,对活动评价并不意味着活动的终结,而是新的起点。
七、活动收获
(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实现课程目标
1.激发了学生对实践活动的兴趣
在主题活动实施后,我对参与活动的50名607班学生进行了调查问卷。(共50份问卷,回收有效问卷50份)
我们发现绝大部分孩子对于这个活动都表现出喜欢,通过进一步分析,我们发现孩子喜欢的原因表现为:
我喜欢本次活动的理由(可多选) 607
(50人)
学到书本上没有的东西 34人 68%
可以发挥我的创造能力 25人 50%
可以亲自去实践 27人 54%
贴近生活 30人 60%
比其他课约束少 10人 20%
其他 8人 16%
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这样活动普遍可以接受,而原因是因为综合实践活动能学到传统学科教学中所不能学到的东西,更容易发挥学生个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为服务到社会。由此,我们可以发现综合实践活动的存在并不是学校和教师的“一厢情愿”,而是得到活动对象——学生的认可,正因为如此综合实践活动才能发展得更好。
2.进一步发展了学生思辩、质疑的能力
本次活动是以学生的直接经验或体验为基础而开设和展开的,学生们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借鉴,也没有老师随时随地的指导,大家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最大潜能,开动脑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它通过多种途径为学生提供具体的现实的情景,使学生能走进社会、走进生活,引导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性学习活动,要求学生在“做”、“考察”、“体验”、“实验”、“探究”、“创作”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广阔的天地里去体验、去感知、去探究、去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所学的知识,激发起探索和创新的欲望,并学会运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多种有效手段分析和解决问题。
3.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综合实践活动已经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从生活、社会中不断汲取经验,孩子们的综合能力在潜移默化地锻炼中出现了质的飞跃,尤其是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提高了教师的综合素质,促进其专业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要求教师人人都是指导者,通过对活动的开发,首先提高了自身的课程开发能力,我更关注学生的年龄发展特点和需求,在活动实施时,更注重了对活动的记录与反思,提高了教师的课程实践能力;使得教师成为了反思型新时代教师。
1.提高了指导教师的课程实施能力
由于综合实践活动不同于一般的学科课程,有更多自主生成的内容,担任指导教师相对于其他学科教师在关注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方面更为敏感,更能自主地引导学生选择设计主题,因此,我的应变能力得到不断提升。而在进行本次活动的过程,指导教师通过组织和管理学生,引导学生组成活动小组,并协调学生活动中各部门的关系,通过与相关部门或人员的沟通,为学生开展设计性学习创设宽松的氛围,教师组织、管理与协调的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
2.提高了指导教师的反思能力
综合实践活动需要教师在开发与实施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教学行为。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去思考、去实践,同时也要求指导教师是一个积极的参与者和指导者;指导教师对学生有创意的想法或做法应给予赞赏,让他们的自信转化为行动,促使形成再设计的愿望,达到良好的教与学的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