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一年级语文雨点评课稿
- ·下一篇说课:高中音乐乐理视唱课《节奏节拍》教学说课稿
七年级语文下册《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说课设计
作者:江苏省张家港市凤凰中学 钱芳
【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写了“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处的童年生活,.课文由“我的乐园”领起写百草园的春夏秋冬四季的景物和美女蛇的传说,表现百草园中的无限乐趣。用提问“怪哉”、小园乐趣、师生读书的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
【学情分析】
讲解这篇课文时,要先引导学生阅读课文,课文中生僻字词较多,要利用工具书掌握。理清文章的思路,能复述课文几个片段的内容。领会课文运用对比来突出文章中心的写法,进而领会文章主题的深刻性。解决这些问题,可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的气氛中完成。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具体生动地写景状物的写作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2、理解并学习本文按空间顺序记叙事件。
3、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的写法,表达了对两种不同生活的热爱留恋与厌恶;学习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认识封建教育对儿童身心发展的束缚。
【教学重点难点】
1、领会课文按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写法。
2、理解课文运用对比突出中心的写法。
3、学习抓住特点,具体而有序地描绘景物的写法。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童年如歌如画。它像一支动听的歌,陪伴着我们走过人生的历程;它又像一幅美丽的画,展示着人生的缤纷。每个人的童年都一定会由许多趣事,令人回味无穷。你能讲一讲你的童年趣事吗?
(指明几个同学回答)
下面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一文,看看他是如何写自己的童年趣事的。
二、解题
1、由学生来介绍鲁迅先生的生平与作品。
2、《朝花夕拾》:
《朝花夕拾》这个集子的名称就很有艺术性,“朝”本来是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早晨,童年)“夕”本来指什么,这里指什么?(晚上,成年或老年),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
3、解题:
首先,根据题目,可以知道“我”的活动范围在哪里?
(“百草园”和“三味书屋”)
想一想,作者会从哪几个方面去写。
(找几个学生回答)
从题目的示意中可以看出三点“可能”:
⑴可能告诉我们百草园是怎样的一个园子,鲁迅先生小时候在百草园的生活是怎么样的。
⑵可能告诉我们三味书屋是怎么样的,鲁迅先生小时候在那里学习情况如何。
⑶还可能告诉我们,他是怎么样离开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同学们就一起走进百草园,跨进三味书屋。
三、阅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
思考:
⑴体会上面同学们的猜测对不对(以加深对审题的认识)
⑵用横线话出你不认识的或是不懂的字词。
⑶你对“百草园”的印像如何?
2、字词掌握:
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渊博鼎沸倜傥书塾
桑葚油蛉斑蝥珊瑚攒敛脑髓人迹罕至秕谷
系宿儒蝉蜕拗
(出示课件,学生朗读,纠正字音)
学生活动:齐读两遍。
三、整体感知课文(启发学生分段)
这篇文章作者回忆了自己童年生活的哪两个片断?
(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不同生活。)
第一部分(第1~9节)写“我”在百草园中的生活。
第二部分(第10~24节)写“我”在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
(可能产生的分歧,第9段是应该划分为哪一部分?明确:过渡段一般从属于上面的部分)
启发:把自己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感受用“ 的百草园”和“ 的三味书屋”说出来。
可能的说法:美丽的百草园、神秘的百草园、诱人的百草园、有趣的百草园……
单调的三味书屋、自由的三味书屋、痛快的三味书屋、好玩的三味书屋……
四、精读课文百草园部分
1、“百草园”其实是一个很普通的荒凉的园子,似乎连花也没有一株。但是,我们读了以后并不觉得荒凉,而是觉得十分有趣,这是为什么?下面我们来看看鲁迅是怎么写的,为什么要这么写。
2、请同学速读课文开头内容,然后把课本扣在桌上,凭记忆说一说短短的泥墙根一带有哪些趣味。(要求用形象化的语言复述)
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一共有14种:“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
作者在写这些景物、动物、植物的时候,用了哪些词语把它们写得那么生动、美好呢?作者用了哪些确切的词语来表现这些景物呢?
(学生上黑板填写)
(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长呤的)鸣蝉,
(肥胖的)黄蜂(轻捷的)叫天子(低唱的)油蛉(弹琴的)蟋蟀
(喷出烟雾的)斑蝥(像人形的)何首乌(又酸又甜的)覆盆子
学生活动:(体会词语的感情色彩)这些修饰性的词语都表达了作者对百草园的热爱,如果我们把其中的其些的词语换一下,让其表达出的是厌恶的感情。该怎么改?
油蛉在这里(低啼); 蟋蟀在这里(抽泣)
有时会遇见(吓人)的斑蝥;喷出一阵(恶臭)
归纳总结:
⑴石井栏之所以“光滑”,也许是因为井栏经过常年累月的使用,之所以知道它“光滑”,也许是因为童年的鲁迅多次好奇地摸过它。
⑵说黄蜂“肥胖”,不仅是它的体态较别的昆虫肥大,而且是儿童的特别的感觉。
⑶叫天子忽然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也不单写出这利鸟儿的机灵轻捷,还表现出儿童们的羡慕。
不被大人看得上眼的百草园,却有那么多有趣的事物足供好奇心盛的孩子们观赏、玩耍并探索大自然的奥秘。这当然是“我”的乐园了。这里的草木虫鸟曾吸引着儿时的鲁迅先生去观察、玩味,引起了好奇心与求知欲。至今,这些景物还历历如在鲁迅先生的眼前,鲁迅先生就用充满感情的语言,把它们描写出来,表现儿童生活的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