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地理教案高三地理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六环境保护全套教案免费下载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24 00:31:1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2.过程的不可逆性
    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进步,人类具有了大规模干预环境的能力,使环境中经长期演化形成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发生改变,而其中有些过程是不可逆的。
3.规模的全球性
    有些环境问题是局部的,只影响一个流域、一个地区,或少数国家。但有些环境问题是全球性的,例如全球气候变暖问题、臭氧层破坏问题、酸雨问题、生物多样性锐减问题和海洋污染问题等。
 三、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
(一)一种新的环境观
    1.环境观的概念:
人类的环境观(也称为自然观,或人地关系论)是指人类在长期与环境的共存与斗争中逐渐认识环境而形成的,人类对与其赖以生存的环境相互关系的基本认识。
    2.两种不同的环境观
  传统的环境观 新的环境观
人地关系 人地对立 “天人合一”或“人地归一”
基本观点 征服自然(到了工业社会,人类才真正实现了征服自然的愿望)。砍伐森林、开垦草原、开发矿山、拦河筑坝、移山填海,一时间,人类似乎成为自然界的主人。 认为人类是自然的儿子而不是主人,人类只有保持同自然界(环境)的平衡与协调,才能生存与发展。
后果 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向人们发出警告,公害病频发就是对人类的报复。人们不得不对自己“征服自然”的行为进行反思。 良性方向发展
(二)树立可持续的发展观
1.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源远流长
2.可持续发展的概念和内涵
     ⑴概念 可持续发展就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它是一个涉及经济、社会、文化技术和自然环境的综合概念。
 ⑵内涵
①要发展,要满足人类发展的需求;
②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当代人和后代人的生存能力,这就是可持续。
⑶基本思想
①鼓励经济增长;
②要保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良好的生态环境;
③谋求社会的全面进步。
3.中国的可持续发展——《中国21世纪议程》
[经典例题3]下列关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正确的是(    )
A.停止开采不可再生资源,为子孙积累巨大财富
B.加大加快各类可再生资源的开采力度
C.控制人口增长,使人口数量维持在目前的水平
D.在资源开发利用时,不能危害未来人类的生活需求
【解析】结合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原则分析判断。可持续发展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遵循公平性原则、持续性原则、共同性原则。
 【答案】D
四、水污染及其成因
(一)地理环境的自净能力(以天然水的自净作用为例)
    1.概念:指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消纳、同化能力。
  2.作用:
   人类自古以来,就把废弃物排放到自然环境中,但是并未对环境造成明显的危害。
3.自净过程中的几种机理(以天然水为例)
   污染物进入天然水体后,可以被一系列的物理、化学和生物过程所净化。
 
4.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流动性强的河流比湖泊和地下水的净化能力强。
5.自净作用的意义:
 掌握不同水体的自净规律,充分利用水体的自净能力,指导人类的活动。例如,合理安排生产布局,减少人工处理污染物的费用等。以最经济的方法控制和治理水污染。
(二)水污染
  1.概念:在一定的时间、空间范围内,如果污染物大量排入天然水体,并超过其自净能力,就会改变水和底泥的理化性质,改变水中生物群落组成,造成水质恶化、水体利用价值降低甚至丧失的现象,称为水污染。
2.水体富营养化——淡水水体污染的主要问题之一
   ⑴污染物:植物营养素氮、磷等
   ⑵形成条件:较为封闭的海湾、湖泊等水体中,由于水体的流动性差,自净能力弱,一方面污染物易于积累,另一方面静水利于水生植物的繁殖,从而使水体生物群落急剧变化,水体生态系统则失去平衡,并造成严重的危害。
⑷富营养化的水体中,导致鱼类死亡原因分析:
①藻类有毒,鱼可能中毒身亡;
②表层水体的溶解氧达到过饱和状态,分压增高,会影响鱼体循环系统中溶解气体从血液中逸出而形成气栓,阻碍血液流通而死亡;
③水体下层处于缺氧状态,鱼窒息死亡。
⑸湖泊演变成沼泽原理
[经典例题4]阅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横 贯在上海中部的苏州河,西源太湖,东接黄浦江。苏州河附近分布着机械、锻造、纺织、造纸、印染、蓄电池、电镀、搪瓷等百余家大小工厂,码头连绵不断,舟揖 林立,这里早已成为工业品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带。然而随着上海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苏州河河床变浅了,河道变狭窄了。在海潮和上游来水的共同作用下,汛期水 位往往会高出地面,岸坝几度加固加高。河水的黑臭现象日益严重,鱼类活动绝迹。多年来,上海市人民政府把治理苏州河作为建设一流城市的重要实事和标志性工 程,决心将它改造成清新而充满诗情画意的观光河。
(1)图中A、B、C三地中污染最严重的是___________地。试列举该地三个主要的污染源(除附近工厂污染源外)。           
(2)苏州河附近的工厂向河中排入废水,污染了河水。请列举苏州河河水中所含有害人体健康的3种重金属元素。
(3)苏州河水域环境的生态平衡被严重破坏,并在短期内无法恢复.,清简述其主要原因。 
(4)目前,靠苏州河的自净能力为何不能使河水变清?
【解析】本题以苏州河为例,主要考查环境污染与治理。涉及地理、化学、政治、历史等学科知识,综合性很强,第(1)(3)(4)题 是地理学科知识,考查水污染原因、来源以及生态平衡等方面知识。本题难度不大,是理论联系实际,是对所学知识的具体应用,包含了地理教学中乡土地理方面的 知识,实用性较强。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地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地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利于开展热爱家乡的素质教育,体现了高考精神。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