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八下1、藤野先生

《社戏》课堂练习及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05 16:05:0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社戏》课堂练习及答案

一、基础知识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怠(    )慢   (2)蕴(    )藻    (3)屹(    )立    (4)纠葛(    )
(5)停楫(    )   (6)弥(    )散    (7)停泊(    )    (8)撺掇(    )
2.读音完全一致的一组是(    )
A.行:行辈  行列  行走  银行        B.省:归省  反省  节省  省略
C.折:折服  折叠  折本  折腾        D.担:分担  负担  承担  担任
3.找出下面一段话中的错别字,加以改正。
月还没有落,仿佛看戏也并不很久似的,而一离赵庄,月光又显得格外胶洁。回望戏台在灯火光中,却又如出来未到时候一般,又漂渺得像一座仙山楼阁,满被红霞照着了。
错字:    、     、          改正:     、     、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B. 全场都静悄悄的,只有一个人在说话。
C. 汽车突然渐渐地停下来了。            
D. 对这种社会现象,在我们已经是司空见惯了。
 
二、阅读
(一)
①我们鲁镇的习惯,本来是凡有出嫁的女儿,倘自己还未当家,夏间便大抵回到母家去消夏。那时我的祖母虽然还健康,但母亲也已分担了些家务,所以夏期便不能多日的归省了,只得在扫墓完毕之后,抽空去住几天,这时我便每年跟了我的母亲住在外祖母的家里。那地方叫平桥村,是一个离海边不远,极偏僻的临河的小村庄;住户不满三十家,都种田,打鱼,只有一家很小的杂货店。但在我是乐土:因为我在这里不但得到优待,又可以免念“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了。
②和我一同玩的是许多小朋友,因为有了远客,他们也都从父母那里得了减少工作的许可,伴我来游戏。在小村里,一家的客,几乎也就是公共的。我们年纪都相仿,但论起行辈来,却至少是叔子,有几个还是太公,因为他们合村都同姓,是本家。然而我们是朋友,即使偶而吵闹起来,打了太公,一村的老老小小,也决没有一个会想出“犯上”这两个字来,而他们也百分之九十九不识字。
③我们每天的事情大概是掘蚯蚓,掘来穿在铜丝做的小钩上,伏在河沿上去钓虾。虾是水世界的呆子,决不惮用了自己的两个钳捧着钩尖送到嘴里去的,所以不半天便可以钓到一大碗。这虾照例是归我吃的。其次便是一同去放牛,但或者因为高等动物了的缘故罢,黄牛、水牛都欺生,敢于欺侮我,因此我也总不敢走近身,只好远远地跟着,站着。这时候,小朋友便不再原谅我会读“秩秩斯干”,却全都嘲笑起来了。
④至于我在那里所第一盼望的,却在到赵庄去看戏。赵庄是离平桥村五里的较大的村庄;平桥村太小,自己演不起戏,每年总付给赵庄多少钱,算作合做的。当时我并不想到他们为什么年年要演戏。现在想,那或者是春赛,是社戏了。
5.解释词语,并给加点的字注音。  
(1)倘(       )——            (2)大抵(      )——                         
  (3)归省(      )——           (4)行辈(     )——
6.用“——”标出作者介绍平桥村的语句,然后用自己的话说说平桥村有什么特点。
                                                                                 
7.仿照作者介绍平桥村的语句,写一句话,介绍你的生活环境,
                                                                               
8.文中①②③段中各有一处使用了引号,对它们的用法理解正确的是(    )
A.①与②相同,③不同         
B.①与③相同,②不同         
C.②与③相同,①不同
9. 在第③段中作者具体叙写了“我”在平桥村的生活,这种生活犹如两幅风情画,请你为这两幅画命名。
(1)                图                   
(2)                图
10.为什么说平桥村“在我是乐土”?请你列举三点理由。
11.作者为什么说“虾是水世界的呆子”?
12.对第③段中划线的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因为小朋友都“不识字”,因而也就不懂得什么礼貌不礼貌,所以嘲笑。
B.因为小朋友都“不识字”,自觉得不如“我”,只有这时才觉得他们比会读书的“我”强。
C.正因为小朋友嘲笑“我”是当时真实的情况,作者如实地记录下来了。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栏目导航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