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识字8 人之初教学教案含课件说课稿等
- ·下一篇教案:统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五教师用书配套教学教案简短版
识字8 人之初名师教学设计含配套课件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指名学生认读。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呢?
学生自主表达。
教师小结:“初”,衣字旁加“刀”;“性”,竖心旁加“生”;贵,“中”加横加“贝”;“玉”,“王”加一点。用数字加一加的方法,能帮助我们认识、记住更多的汉字朋友。
(2)字理识字,文化渗透。
教师过渡:请你观察图片,你能认出这是哪个字的甲骨文吗?
出示课件10:
教师引导:这就是甲骨文的“教”字,我们看到了好像一位老师拿着教鞭督促孩读书,逐渐发展演变成了我们现在认识的汉字“教”。
课件出示“教”字的字理演变过程。
出示课件11:
引导学生组词,加深记忆,全班齐读词语。
教师过渡:下面这两个古字形,你能找出对应的现代汉字吗?
出示课件12:
学生自主表达,说明理由。
出示课件13:
教师讲解:最早的“善”字出现在古代西周时期,上面一只“羊”,下面两个“言”。它的本义是像羊一样说话,有吉祥美好之意。
金文的“器”,字形中间是“犬”,四周各有个“口”字,代表一只狗正在破口大叫,本意是狗的叫声,后来本意消失了,用来表示器具。
请同学们给这两个字组几个词吧,一起来读一读。
(3)定位联想,辅助记忆。
出示原文第一句,指名学生认读。
出示课件14:
隐去文中部分汉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15:
教师引导给“习”组词,全班齐读。
出示课件16:
出示原文第二句,指名学生认读。
出示课件17:
隐去文中部分汉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18:
教师引导给“迁、专”组词,全班齐读。
出示课件19:
出示原文第三句,指名学生认读。
出示课件20:
隐去文中部分汉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21:
教师引导给“幼”组词,全班齐读。
出示课件22:
出示原文第四句,指名学生认读。
出示课件23:
隐去文中部分汉字,指名学生认读生字。
出示课件24:
教师引导给“义”组词,全班齐读。
出示课件25:
4.利用字卡,巩固生字。
活动一:请学生把字卡摆在桌子上,教师读学生举并大声朗读生字。
活动二:教师随机抽出卡片,学生抢答读字。
(设计意图:根据本课要求所学生字的特点,多种方法识记13个生字。先分类学习再加强巩固,在教师的带领下观察发现汉字的识记规律。借助熟字相加、字理、定位联想等多种方法识字,便于学生发现汉字的特点,树立归类识字意识。)
四、关注结构,指导书写
教师导入:同学们已经认识了13个生字朋友,接下来有7位生字朋友,我们不但要认准,还要写对、写好。
课件显示要求会写的7个生字。
出示课件26:
1.指导书写“之、习、玉、义”。
出示课件27:
带领学生明确笔顺,注意独体字笔画虽少,但书写时间架结构不易掌握,要充分利用汉字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助其掌握字的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指导“之”字书写。
出示课件28:
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口头组词,之后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教师小结:“之”田字格竖中线偏左起笔写点,左上格起笔写横撇,注意横要写得左低右高,横撇的撇从右上格写至左下格,第三笔平捺是主笔画,要写得舒展,横撇的角度要小,平捺紧接着撇写。借助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书写时掌握好字的间架结构。
指导“义”字书写。
出示课件29:
学生跟电脑老师书空,口头组词,之后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教师小结:“义”田字格竖中线偏左起笔写点,高度居中,从笔画点的右上方起笔向左下格运笔写撇,从笔画点的左下方起笔向右下格运笔些捺,撇高捺低,撇捺交叉点在笔画中部,呈对称式。主笔是捺,要写得舒展。
2.指导书写“远、近”。
带领学生明确笔顺。
出示课件30:
教师讲解:走之旁的字“远、近”要先写里面,后写走之旁;走之旁的平捺要写舒展,把里面的字拖住。
学生描红,每字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3.指导书写“相”。
了解“相”字的结构及书写规律。
出示课件31:
教师讲解:左右结构的字,书写时注意左窄右宽,右边的“目”起笔在“木”的一横偏上一些,四横要间距均匀。
学生书空并练习组词,在田字格中描一写二。
(设计意图: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运用多种多样且恰当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写字要领,有效增强写字的成效性,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方法的选择和锲合度显得尤为重要。)
教师总结: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人之初》,还认识了很多的汉字。那么,《三字经》中的这些句子究竟藏着什么意思,为什么值得古代和现代的小朋友没学习呢?下节课,我们再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