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讲话发言会议讲话

2018年教育体育工作会议发言材料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27 11:27:34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我们必须立足“本质安全”建设,穷尽一切手段,确保校园平安。要借助全国乃至国外专家的力量研究立足“本质安全”的防范建设措施,争取社会各界广泛支持,舍得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将所有学校的校舍都达到国家规定标准。拆除所有有安全隐患的危房危墙,补齐所有防火、防盗、防爆的安全设施、设备,逐步给所有有资质的学校、办学机构安装治安监控,制定所有师生出行安全的防护管理办法。同时,要做到食品卫生监督监控全覆盖。
第二要着力做好信访稳定工作。必须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信访是党和政府连接百姓的桥梁,是传递社情民意的渠道,是送上门的群众意见。“意见就是火药,态度就是引信”,任何工作疏漏和态度冷淡都会激化矛盾,升级对抗。解决好信访问题,根本上靠法制,靠校长依法行政、依法治校、规范办学的水平。要提高校长的执政能力,让群众信校长而不是信上访。
一是切实维护好群众利益。要依法保障群众知情权。各学校应科学正确进行行政决策,对怎样决策、怎样落实上级政策,怎样分配公共资源,做出“法定”的约束。要通过自身工作的公开度和透明度将涉及教师、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相关信息及时依法公布,既要让利益当事者知情,又要防止信息不对称形成的被动。要依法保障群众的参与权。要落实教代会制度,在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上,通过协商、听证、讨论等多种形式,让群众参与政务,充分发挥教代会代表,家长委员会的作用。要依法保证群众表达权。要防止粗暴地对待群众反映,广开言路,畅通对话渠道,主动迎接教职工、学生、家长的意见和诉求,把误解和质询化解在基层。要按“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让群众的诉求得到及时合理的回应。要依法保障群众监督权。法治社会更需要民主管理和社会监督。杜绝群众不满情绪的发生,需要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需要权力在公众“眼皮下”使用。
二是切实改进工作作风。我们分析众多信访案例发现,引发信访的重要源头还是群众对我们干部作风不满意,因此我们必须从病灶上“下药”。首先,制定政策,做出决策,必须贯彻“为了群众,依靠群众”,必须落实“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路线,把相信群众放在首位;其次要树立干部的良好形象,群众“信上访”根本是不信任“当权者”,我们干部必须从自身形象,自身态度,自身行为上找毛病,查不足,做让人民信任信赖的干部。第三要提高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化水平。要建立决策的社会风险评估机制,要在决策中贯彻民主集中制,广泛征求意见;要完善决策纠错矫正机制,不断推进工作的科学化程度,要推进决策法制论证,提高法制化水平。
三是切实提高群众工作水平。要注重舆论引导。信息化社会,大数据时代,很多事件的升级是由于舆论的推波助澜,很多矛盾拖大、拖“炸”是我们忽略、忽视舆情动态造成的,因此掌握、掌控舆论引导是做好信访工作的重要一环。要注重妥善疏导。群众反映问题的根本是利益问题,信访工作的核心任务就是解决现实问题。这要看领导干部是否具有“坚韧、担当”的好品质。我们要提高应对舆论、化解情绪的能力,要在矛盾出现的第一时间与群众在一起,要抢占思想教育的主导权。有些矛盾的激化表象是“不会说话”,本质是脱离群众,对群众缺乏感情或自身无才干,缺乏做细工作的本领、方法、底蕴,有的甚至自身形象不佳、行为不端,换不来群众的心理认同。
四是切实提高化解问题能力。任何信访不稳定的问题都是矛盾的突出问题、棘手问题。这些问题的“燃点”很低,处理不好,小问题会带来大问题,局部问题会带来整体问题,甚至客观形成“效仿效应”“连环雷”,恶化学校风气,甚至有倾覆性的毁坏力。因此,要用群众的观点思考问题,把群众的呼声看成无奈的呼救,视群众为亲人,听取群众意见。要用群众的立场解决问题,把切实解决问题化解矛盾作为出发点。也要引以为戒,举一反三,把群众意见作为改进改善领导方式的起点,团结一切力量,用群众的方法开展工作。既要运用政策、法律、行政手段,还要注意教育、引导、调解、协商、疏导,耐心地解释,直至把问题解决,把矛盾化解。对反映问题的热情接待到位,对有理诉求的解决问题到位,对不合理要求的说服教育到位,对有困难的帮助服务到位,对无理取闹的政策宣讲依法治理到位。
各单位党组织对信访稳定工作负有首要责任。要强化信访问题预测预警研判机制,强化信访问题信息即时报告制度,加大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力度,做到抓早抓小抓苗头。同时,要强化教师教育,切实提高教师素质,使每一名教育工作者都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护者。
(二)必须更加坚定党的领导
推进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坚持党领导一切的立场,必须坚定全面从严治党的态度。
第一要突出政治建设的统领地位。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建设,要强化政治是统帅、是灵魂这一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特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注重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不断培厚良好政治生态的土壤。这一重要思想,抓住了党内政治生活最深层次、最本质的特点,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对此,我们全系统要更加坚定地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要把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挺在前面,自觉学习、研究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自觉将其与本单位实际相结合,要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校园、入头脑。要更加自觉地学习党章,贯彻党规,要持续以合格党员标准要求自己,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要不断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主动性、原则性、政治性,每个党组织都要把党员的自我教育、自我完善作为一项常规性工作来做,高标准、高水平、高质量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第二要抓实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党的一切工作都到支部”。党的基层组织是确保教育事业发展,确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贯彻的根本。当前,我系统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定位不准。学校党组织管什么,管到什么程度,怎么管?二是摆位不正。教育质量建设与党的建设工作在摆布中容易造成重视业务工作,淡化党建工作。三是载体不多。许多学校党组织建设“重形式、轻实效”。组织生活重表象轻质量,开展活动方法陈旧,手段单一,缺少抓手。四是覆盖不够。个别党组织仍然有弱化、虚化的现象,存在“水流不到头”的问题,尤其是非公党组织建设差距更大。五是本领不强。忽视党员教育,忽视对党员权利义务保障,导致党内监督作用发挥不够,对党性丧失、信念动摇、脱离群众、违法违纪的现象没有积极主动地斗争。针对以上问题,我们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