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公文:省督导检查校长讲话稿
- ·下一篇公文:儿子婚宴上的讲话
运城市语文课题推进会交流材料
运城市语文课题推进会交流材料
全方位、多角度、多视野
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运城市语文课题推进会“创新作文”交流材料
尊敬的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叫贾园,是来自芮城县西陌中学的一名语文教师,在校担任初三年级语文教学工作、语文教研组组长工作、校办公室主任工作。我们学校是一所山区农村薄弱学校,仅有429名学生,今天我能有幸在这里发言,首先要感谢各位领导将这个难得的机会给予我们学校;其次要感谢的是我校张宁校长,张校长是去年10月1日到我校任校长一职,他来校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在语文教学方面提出了“促积累、促阅读、促写作”的“三促”思路,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全校全体语文教师创办起了校刊《春蕾》,校刊的创办为作文教学工作及写作课题研究开辟了广阔的天地。
今天我跟大家交流的话题是“如何提高学生作文的创新能力”,之所以选择作文教学方面的研究课题,是因为作文教学受考试评价机制影响,不能得到广大教师朋友们的重视。很多语文教师觉得作文教学无从下手,学生考试作文分数悬殊不是很大,抓作文教学浪费时间,不如默写几首古诗、背两篇文言文分数来得快。中学生作文教学常规比较混乱,作文教学无计划,基本上趋于:想起哪个题目就写哪个题目,目的性不明确;作文课堂教学不成模式。我校语文教研组想进一步对“初中生写作能力培养”方面的课题再做进一步研究,希望研究总结出一系列的相关理论,对于同学科教师在本课题研究中有启示意义,在作文教学辅导工作中有指导意义。
第一阶段,调查总结本校学生作文中存在问题:
1、作文模式化严重。
[pages_luzhuba]文章结构一律“总——分——总”。记叙文:开篇点题,中间分三部分,并列记叙三件小事,三件小事分别议论、抒情,最后小结;说明文、议论文:开头引用小故事(或诗文、名言警句),引出说明内容(或中心论点),中间三部分,每一部分第一句为中心句(或分论点),最后小结。因为课标要求:会写简单的说明文和议论文,总分总式的说明文和议论文还是好作文,但对于记叙文,都造句式的写文章,学生怎么能会写作?学生又怎能爱上写作?我们的校刊刚开始采稿,选这样的文章还觉得很好,时间长了,就觉得索然无味了。你想如果一本作文集,所有的习作都是这样,这本书就没有存在的价值了。久而久之,学生就只会造句,也更不会表情达意了。
2、作文没有思想性。
由于三点一式的生活,使学生接触社会、参与社会、思考人生的机会很少,大部分学生的作文中就是些陈芝麻、烂谷子、鸡毛蒜皮不足挂齿的小事。如果小事中见大道理,那样的作文会让人眼前一亮,拍案叫绝。但难得是学生无法将作文思想上升到更高境界,只停留在低层次的认识阶段,说白了:其作文中思想认识水平还处于小学阶段。
3、作文不会表情达意。
很多学生作文不会表达真情实感,假话套话连篇,写出来的内容空洞单一、流水账似的作文居多,抒发感情也多无病呻吟,让人读了不知所以然,更有甚者,读后让人觉得是受罪。
4、写作语言贫瘠、平俗。
相当多的学生虽然抄录了不少精彩的语句,但不会移植,不会运用,文章语言相当苍白;而有的学生又不能从纷繁的语言材料中选择最贴切的表达,不动脑筋地移花接木,或词语堆砌,或满纸油滑。
5、写作思路单一而混乱。
学生考场作文基本上都是记叙文,而且采用的都是顺叙的记叙顺序。关于写作方法、描写手法、表达方式等全然不顾。甚至有的一篇作文好几个主题,说了半天不知所云。
[pages_luzhuba]第二阶段:提高学生作文创新能力的探索和研究
我们教育者辅导学生写作、培养学生写作的目的是什么?如果说是当作家,那是最远大的理想。事实上,数以万计的写作者,最终能成为作家的寥寥数几。而会交流、会表达,却是全民性质的。如果我们能将所有的学生都培养成写作者,让他们爱好写作,那我们的写作教学就是最崇高的目的了。可以想象一下,让极大多数的人都爱好写作,能通过写作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通过写作的方式进行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我们的责任任重而道远。
就创新目的而言,就眼前来说,使我们学生的作文独特、有个性,能够吸引读者,能够取悦阅卷老师的心理,给个高分;往长远看,那就是在培养未来的作家。语文课程标准对初中生创新写作做了如下要求: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多角度的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性力求有创意的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有独立完成写作的意识,注重过程中搜集素材、构思立意、列纲起草、修改加工等环节。
一、做好创新作文的前提——积累
学生创新作文的基础来源于学生语文功底、取决于学生的语文基础。俗话说:“根深才可叶茂,本固方能枝壮”;“厚积才能薄发,源远方可流长”。学生只有积累了大量的写作信息,才有可能进行创新作文。
在县教研室召开的“中考教研研讨会上”,教研员李孔兰老师做了关于“语文积累方面的重要性”的专题报告《把握积累 厚积薄发》,她在报告中将语文积累分门别类,具体分为五方面的内容:积累语言材料(语言性积累)、积累语感(思维型积累)、积累语言表达方式(技能性积累)、积累人文性修养(情感性积累)、积累语文性知识(知识性积累)。语言材料着重从词语、句子、名人故事、优美段落篇章方面积累;语感积累着重通过朗读的手段进行训练;语言表达方面的积累着重从句子的表达(修辞和表达方式、句式)、段落构思的思路、篇幅上写作手法的运用、积累开头结尾段落的写法四方面进行指导;通过教材积累人文性修养来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积累文体知识和应用文知识来提高语文知识性积累。
针对李老师的讲座,我校语文教研组在学生阅读积累方面对学生做了如下工作:
1、构建语文基础知识网,促进学生写作素材积累。
2007年9月,我县教研室就针对当前中学课本教材编写淡化文体、淡化语法知识的特点,结合我县初中母语教学实际情况,特编写县域地方教材《语文基础知识》,具体从汉字、词·短语、句子、标点符号、修辞、文体知识、文言文基本知识、三大文体知识方面系统讲解,着重解决中学生语文基本功普遍不过关的问题,普及语文基础知识,提高语文能力。我校语文教研组用足、用好本套教材,使学生综合性积累得以提高,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