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第14课 《难忘九一八》教学设计
- ·下一篇教案:第16课《血肉筑长城》教学设计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教学设计
| 节次 | 3 | 授课教师 | 刘海珊 | 授课班级 | 八(3) | ||||
| 教 材 分 析 | 由于日本加紧扩大对华侵略,国共两党合作,中华民族开始全面抗战。本课主要包括两部分:一是卢沟桥事变;二是南京大屠杀。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发动侵华战争全面开始,中国也从此进入八年抗日战争时期,因此本课在教材中占有重要地位。 | ||||||||
| 教 学 目 标 | 1.掌握卢沟桥事变史实及中国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2.掌握日本侵华战争中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3.理解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 ||||||||
| 重点 与 难点 | 重点:“血染卢沟桥” 难点:“南京大屠杀” | ||||||||
| 教学 准备 | 多媒体幻灯片 | 总课时数 | 1 | 当前课时 | 1 | ||||
| 新 课 导 入 | 东北三省沦陷后,日本帝国主义把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地区,对北平实施包围,中国军队为了保卫北平、华北、全中国,和敌人展开血战,谱写一曲“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英雄史诗。 | ||||||||
| 教 学 过 程 教 学 过 程 |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第15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翻开课本P74。 二、出示目标 师:请看PPT展示的学习目标。 1.掌握卢沟桥事变史实及中国全面抗战从此开始; 2.掌握日本侵华战争中南京大屠杀等罪行; 3.理解国共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过程。 三、自学指导    师:同学们认真阅读课文P74-77,然后完成学习辅导P42的知识导航。    师:大部分同学已完成习题,朗读一遍,边读边校对。 四、合作探究 (一)师:经过课文阅读、习题训练,同学们对课文已有了解,我们一起完成以下习题。 师:结合课本P74《卢沟桥事变形势示意图》,回答以下问题: 1.    日本进攻卢沟桥的原因? 2.    日本为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小结: 1.北平的东、北、西三面都被日军和伪军控制,只有西南一角仍由中国军队驻防,卢沟桥是北平唯一的门户,中日大战在即。 2.日军借口一名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县城搜查,但遭到中国守军拒绝,于是日军悍然发动战争。 (二)师: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7月底,平、津相继沦陷;8月,日军制造八一三事变,大举进攻上海,直接威胁首都南京。 师: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命令前线官兵坚决抵抗,卢沟桥即尔等之坟墓,应与桥之共存亡,不得后退。                                               ——第二十九军司令部命令 1.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军队什么精神? 2.在第二十九军中为国捐躯的国民党高级将领有哪两位?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小结: 1.置自身安危宇不顾,为了国家和民族利益英勇杀敌的精神。 2.佟麟阁和赵登禹。 师:从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到全面侵华的“七七”事变,中华民族的局部抗战也发展到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共同御敌,正式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国人万众一心开始了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 (三)师:阅读P76-77课文回答以下问题: 1.日军攻陷南京后国民政府采取什么对策? 2.日本占领南京后屠杀了多少中国人? 学生发言回答。 教师小结: 1.国民政府前往重庆,把重庆作为战时的陪都。    2.屠杀南京三十万以上的人。 五、课堂小结    师:本课学习内容可总结: 七七事变卢沟桥, 抗日烽火全国现, 佟麟阁和赵登禹, 血肉之躯为国捐, 国共两党再合作, 抗日统一战线建, 中华儿女永难忘, 南京屠杀30万。 | ||||||||
| 课堂 练习 | 学习辅导P42-43习题,师生当堂完成。 | ||||||||
| 板书 设计 | 第15课 “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一、卢沟桥事变    时间:1937年7月7日 (七七事变)  意义:全国性抗战开始                     时间:1937年12月 三、南京陷落及屠杀 死难者:30万人以上 | ||||||||
| 课后 作业 | 1、独立完成《新课程学习辅导》相关习题 2、预习第16课《血肉筑长城》 | ||||||||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