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赵括既代廉颇,悉更约束,易置军吏。秦将白起闻之,纵奇兵,佯败走,而绝其粮道,分断其军为二,士卒离心。四十余日,军饿,赵括出锐卒自搏战,秦军射杀赵括。括军败,数十万之众遂降秦,秦悉坑之。赵前后所亡凡四十五万。明年,秦兵遂围邯郸,岁余,几不得脱。赖楚、魏诸侯来救,乃得解邯郸之围。
自邯郸围解五年,而燕用栗腹之谋,曰:“赵壮者尽于长平,其孤未壮。”举兵击赵。赵使廉颇将,击,大破燕军于鄗,杀栗腹,遂围燕。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赵以尉文封廉颇为信平君,为假相国。
廉颇之免长平归也,失势之时,故客尽去。及复用为将,客又复至。廉颇曰:“客退矣!”客曰:“吁!君何见之晚也?夫天下以市道交,君有势,我则从君,君无势则去,此固其理也,有何怨乎?”居六年,赵使廉颇伐魏之繁阳,拔之。
赵孝成王卒,子悼襄王立,使乐乘代廉颇。廉颇怒,攻乐乘,乐乘走。廉颇遂奔魏之大梁。
廉颇居梁久之,魏不能信用。赵以数困于秦兵,赵王思复得廉颇,廉颇亦思复用于赵。赵王使使者视廉颇尚可用否。廉颇之仇郭开多与使者金,令毁之。赵使者既见廉颇,廉颇为之一饭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马,以示尚可用。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楚闻廉颇在魏,阴使人迎之。廉颇一为楚将,无功,曰:“我思用赵人。”廉颇卒死于寿春。
(节选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精读设计]
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义。
(1)秦数挑战,廉颇不肯 数:屡次
(2)数十万之众遂降秦 数:几
(3)明年,秦兵遂围邯郸 明年:第二年
2.指出下面加点词的活用类型,并解释。
(1)赵军固壁不战
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坚守
(2)秦悉坑之
坑:名词活用作动词,活埋,坑杀
3.分析下列文言句式的类型并翻译。
(1)大破燕军于鄗。
句式:状语后置句
译文:在鄗城大败燕军。
(2)燕割五城请和,乃听之。
句式:省略句
译文:燕国割让五座城请求讲和(赵王)才答应停战。
(3)赵以数困于秦兵。
句式:被动句
译文:赵国由于屡次被秦兵围困。
[仿真考题]
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与赵相距长平 距:通“拒”,把守
B.赵使廉颇将攻秦 将:将军
C.为假相国 假:代理
D.多与使者金,令毁之 毁:杀害
解析:选C A项,距:通“拒”,抵抗,引申为“对峙”。B项,将:动词,领兵。D项,毁:动词,诋毁,说坏话。
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时赵奢已死,而蔺相如病笃秦强而赵弱
B.赵王因以赵括为将赵王岂以一璧之故欺秦邪
C.乃得解邯郸之围今君乃亡赵走燕
D.廉颇居梁久之均之二策
解析:选A A项,都是连词,表并列;B项,介词,用/介词,因为,由于;C项,副词,才/副词,竟然,竟;D项,助词,在句中起调节音节的作用,无实义/指示代词,这。
9.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B.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C.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D.赵使还报王曰/廉将军虽老/尚善饭/然与臣坐/顷之三遗矢矣/赵王以为老/遂不召
解析:选D 先通读语句,了解大意,然后依据句中的关键名词、虚词和对话词进行断句。语句中的“廉将军”“赵王”为名词,作主语;“曰”为对话词,此处应断句;“然”“矣”为句首和句末虚词,要断开。据此可运用排除法先排除A和C,“顷之”表时间短暂,一般放在句首,可排除B,即可得到答案D。
1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诸侯:古代中央政权所分封的各国国君的统称。诸侯名义上需服从王室的政令,向王室朝贡、述职、服役,以及出兵勤王等。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
B.相国:在我国封建社会中,辅助皇帝处理国家大政的最高长官,也称宰相、丞相。
C.金:指古代军队中用以指挥停止或撤退的锣或其他金属制品,后来为货币的代称。文中指钱财。
D.斗:中国古代容量单位,十升为一斗,十斗为一石。也指盛粮食的器具,酒器。文中指一斗米做的饭。
解析:选A A项,“文中指楚、魏二国国君”错,应该是“楚、魏二国”,并非指国君。
11.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赵括在被困之时,贪生怕死,只派出精兵锐卒作战,但最后还是被秦军射死了。
B.长平之战后,秦军又包围了邯郸一年多,几乎就要攻陷城池,等到楚国和魏国的救兵来了,秦军才离去。
C.廉颇失掉权势的时候,原来的门客都离开了他。等到他被重新任用为将军,门客们又回来了。廉颇就生气地把这些趋炎附势之徒赶跑了。
D.赵使者因为接受了郭开的贿赂,所以在见过廉颇之后,回报赵王时说的话完全不符合其见到的实际情况。
解析:选B A项,赵括没有贪生怕死,他派出了精兵锐卒并且亲自搏战。C项,文章没有说廉颇把他们赶跑。D项,使者说的话并不是完全不符合,至少说了“尚善饭”。
12.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