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四11.廉颇蔺相如列传【译文】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1课《廉颇蔺相如列传》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10 14:37:1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实  不 可 得, 乃谓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实际上不可能得到,就对秦王说:“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玉。
赵王恐    ,不敢不献    。赵王送  璧 时  斋戒赵王害怕秦国,不敢不献给大王。赵王送和氏璧的时候,斋戒了
五日。今 大王亦宜 斋戒五日,设 九宾 于 廷,五天。现在大王也应该斋戒五天,在朝堂上安设‘九宾’,
臣乃敢 上 璧。”我才敢献上璧。”[度(duó):估计。特:只,不过。佯为:装作。共传:共同传扬,即公认的意思。设九宾于
廷:在朝堂上安设“九宾”。这是古代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九宾,由傧者九人依次传呼接引宾客上殿。乃:才。上:献上。]
秦王度之,终 不可 强 夺,  遂许斋 五日,    舍 秦王估计,终究不能把璧强夺过来,就答应斋戒五天,安置
相如  广成 传。相如住在广成馆舍。[舍:安置住宿,动词。广成传(zhuàn):广成宾馆。传,招待宾客的馆舍。]
相如度 秦王虽 斋, 决  负 约 不偿  城, 乃使相如估计秦王纵然斋戒,一定会违背约定不给赵国城邑,就让
其 从者衣  褐  ,怀 其 璧 ,从 径 道亡  ,归璧他的随从穿着粗布衣服,怀里揣着宝玉,从小路逃走了,把璧
于  赵。送回赵国。[决:必定。负约:违背约定。衣(yì)褐:穿着粗布衣服,意思是化装成百姓。衣,动词,穿。径道:便道,小路。]
秦王斋 五日后,乃 设九宾 礼于廷, 引 赵使者蔺秦王斋戒了五天后,就在朝廷上设九宾大礼,延请赵国使者蔺
相如。相如至,谓秦王曰:“秦自 缪 公以来  二十余相如。相如上殿,对秦王说:“秦国从秦穆公到现在二十多个
 君,未尝有坚明约束者也。臣诚恐见欺于王而国君,不曾有坚守契约的。我确实怕被大王欺骗而
负  赵, 故 令人 持璧 归, 间  至  赵 矣。对不起赵国,所以派人带着璧回去,从小路已经回到赵国了。[引:延请。缪公:即秦穆公,春秋时五霸之一。缪,通“穆”。坚明约束:坚守契约。坚明,坚决明确地。约束,遵守约定。
见……于:表被动。负:辜负,对不起。间(jiàn):小路。这里作“至”的状语,“从小路”的意思。]且而且,
 秦 强而赵弱,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 赵 立    奉秦国强,赵国弱,大王派一个使臣到赵国,赵国会立刻派人送
璧来。今以 秦 之强 而先 割十五 都 予赵,璧来。现在秦国凭着强大的力量,如果先割让十五个城给赵国,
赵岂敢留璧而得罪于大王乎? 臣知  欺大王之 罪当诛,赵国难道敢留下璧而获罪大王吗?我知道自己欺骗大王应当处死罪,
臣请 就 汤镬。 唯 大王与群 臣 孰 计议 之。”我请求受汤镬之刑。希望大王与各位大臣仔细商议这件事。”[一介之使:一个使臣。介,个。使,名词,使臣。就汤镬(huò):受汤镬之刑。就,动词,接近。这里是受、接受的意思。汤镬,古代的一种酷刑,用滚水
烹煮。镬,古代的一种大锅。唯:通常用在句首,表示希望的语气。孰:通“熟”,仔细。]
秦王与群臣  相视 而     嘻 。 左右或欲引秦王和群臣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侍从有的要把
 相如  去   , 秦王因 曰: “今 杀 相 如,终 不蔺相如拉下去(处死),秦王于是说道:“现在杀了蔺相如,终究不
能得  璧也, 而 绝 秦 赵 之   欢。 不如能得到和氏璧,反而断绝了秦、赵两国的友好关系。倒不如
因而  厚遇之,  使  归赵。  赵王岂  以 一趁此机会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赵王难道会因为一块
璧之故  欺 秦 邪?”卒 廷  见     相如,璧的缘故就欺骗秦国吗?”终于秦王在朝堂上接见了相如,
毕  礼 而 归 之。行完大礼之后才让他回国。[相视而嘻:面面相觑,发出无可奈何的声音。形容秦王与群臣懊丧而
又无可奈何的样子。嘻,这里作动词用。或:有的。引相如去:拉相如离开(朝堂加以处治)。引,牵,拉。因而厚遇之:趁此(机会)
好好招待他。因,由此,趁此。厚,优厚。遇,招待,款待。邪:通“耶”,表反问语气,吗。卒:终于。廷见相如:在朝堂上(设九宾之礼)接见相如。
廷,名词作状语,在朝堂上。归之:让他(指)相如回去。归,使动用法,使……回去。]
相如  既 归,赵王以为  贤大夫, 使相如回国以后,赵王认为(他)是贤大夫,出使到诸侯(国),
不 辱于诸侯, 拜 相如为上大夫。能不辱没使命,就任命相如为上大夫。[既:已经。于:介词,被。上大夫:大夫中最高的
官阶,比卿低一级。]
   秦亦不 以 城予赵, 赵 亦终不予    秦璧。后来,秦国没有把城给赵国,赵国也最终没有把璧给秦国。
 其 后  秦 伐 赵,  拔 石城。明 年 复攻 赵,这以后,秦国攻打赵国,攻占了石城。第二年,又进攻赵国,
杀 二万人。秦王使使者告 赵王,欲与王为好, 会于西河杀了两万人。秦王派使者告诉赵王,愿意同赵王和好,在西河
 外 渑 池。 赵王 畏 秦, 欲毋行。以外的渑池会面。赵王害怕秦国,想不去。[其后:指公元前281年,即赵惠文
王十八年。拔:攻下。明年:第二年。为好:和好。欲毋(wú)行:想不去。毋,不。]廉颇 蔺相如 计曰:廉颇、蔺相如商量说:
“王 不行, 示 赵 弱 且怯也。”赵王 遂 行。“大王不去,就显得赵国弱小而胆怯。”赵王于是就出发了。
 相如 从。 廉颇送   至   境, 与王 诀 曰:“王相如跟随着。廉颇送他们来到赵国边境,同赵王告别说:“大王
 行,  度 道 里  会遇之礼 毕,还  ,不  过这一去,估计全部行程和会见的礼节完毕,到来回,不会超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