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必修四12.苏武传【译文】

2017-2018学年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第12课《苏武传》精品教学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10 14:38:0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5)为降虏于蛮夷,何以汝为见?
译文:                                                                                 
                                                                                
                                                                                 
明确:1.凭借 2.古今异义词,相抵押 3.古今异义词,对老人和长辈的尊称 4.赞许 5.趁机 赠送礼物 6.财物 7.正要 打发 8.恰逢 9.希望 承受 10.古今异义词,一般财物 11.动手 12.名词用作状语,在夜间 13.派 14.揭露、暴露 15.招供 16.抽出 17.使动用法,使……受屈 使动用法,使……受辱 18.意动用法,以……为壮 19.使动用法,使……投降 20.使动用法,使……肥沃 21.同“叛”,背叛 22.使动用法,使……争斗
23.(1)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持节把汉朝扣留的匈奴使者送回去。(定语后置句) (2)苏武与副中郎将张胜以及临时充任使臣属吏的常惠等招募士兵和侦察兵一百多人一同(前往)。(省略句) (3)单于更加倨傲了,不是汉朝所期望的。(判断句) (4)等到被(匈奴)侮辱以后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被动句) (5)在异族那里投降做奴隶,我为什么还要与你相见?(宾语前置句和状语后置句)
环节二:把握文意
24.下列各句都能直接表现苏武维护国家尊严和坚贞不屈的一项是(  )
①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 ②见犯乃死,重负国 ③引佩刀自刺 ④举剑欲击之,胜请降 ⑤不顾恩义,畔主背亲 ⑥若知我不降明
A.①③⑤        B.②③⑥
C.②④⑥  D.①④⑤
解析:选B ①叙述苏武出使匈奴;④张胜丧失骨气,反衬苏武的宁死不屈,不是直接表现;⑤指斥卫律的反叛行为。
25.下列对所选文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写苏武正式出使匈奴,首先交代了苏武出使匈奴的背景,表明苏武出使时历史环境复杂而严酷,暗示苏武之行一开始便充满凶险。
B.苏武出使匈奴,恰巧遇上一次严重的谋反事件,缑王与虞常企图射杀叛将卫律再次归汉,苏武的副手张胜又行为不慎,暗中给予支持,使对整个事件毫无所知的苏武和他的使团陷入极为困难的境地,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
C.苏武得知虞常事发,想到的不是个人的安危,而是国家的荣誉,“见犯乃死,重负国”。因此,想以自杀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当卫律“召武受辞”时,再次“引佩刀自刺”,充分体现了苏武以民族尊严为重的气节,表现出他以死殉国的决心。
D.卫律劝降是作者浓墨重彩的一个场面。苏武指斥卫律的不忠,居心不良,显示了苏武的坚贞与正义。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苏武真正做到了“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解析:选B B项,“推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错,应该是为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埋下了伏笔。
(二)阅读课文第6~8自然段,思考并完成下面的题目。
环节一:突破词句
1.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      白:         
2.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旃毛并咽之
雨:         旃:         
3.羝乳乃得归   乳:         
4.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去:         食:         
5.杖汉节牧羊   杖:         
6.武能网纺缴,檠弓弩
网:         檠:         
7.明年,陵降,不敢求武
明年:         求:         
8.空自苦亡人之地   亡:         
9.信义安所见乎   见:         
10.扶辇下除   除:         
11.孺卿从祠河东后土   祠: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