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作文:《致青春》读后感
- ·下一篇作文:征文-我心中的那本育儿经
《教育走向升本》读后感27篇
作为教师我们必须时刻跟随时代的脚步,坚持生本教育理念,给学生充足的发展空间,让其能自由的成长,在不断学习的道路上,我一定严于律己,不断进步,做新时代教育理念下的优秀教师!
赵萌: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作为一名班主任,整天与孩子在一起,最关键的还是创建快乐的班级体。我们首先要让每个学生有“对人的体会”。在集体中,每个人都要懂得和体会到这样一个道理:和我们一起生活和学习的是人,他们都有自己的欢乐和忧愁。因此,想自己快乐,首先你得先让他人快乐。如果每个人都不善于用自己的智慧和心灵在人海中辨明方向,就不可能有集体。其次我们要让学生学会谦让。试想,一点点鸡毛蒜皮的事,学生都会斤斤计较,如何能让这个集体的成员感受到快乐呢?因此教育每个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认识别人的精神世界,帮助别人,把自己的力量贡献给别人,在别人的心里留下好印象,也是很重要的。我想:假如学生不能认识这一点,那么他们长大了,踏入社会,他们将来的生活也会变得一团糟的。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人的内部自然――被我们忘却了的一种最丰饶的矿藏,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梁光廷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之忘我
《教育走向生本》读后感
大雕塑家罗丹是这样工作的――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哩咕噜的,好像跟谁在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这就是忘我,这是全身心地投入,是内部有一种火焰在燃烧,使自己暂时性地忘掉自己,忘掉一切。作家一旦灵感上来,就会文思泉涌,妙笔生花;指挥家一旦进入角色,就能激情澎湃,挥洒自若,极大地感染观众,而观众也就随之沉浸其中。这些都是忘我的外部显现,是一种本真力量的回归,是一种美妙的精神状态。
那么何时才能让我们的学生在课堂上焕发着生命的活力,彰显着着生命的自然,洋溢着生命的快乐?书中引用了奥修一句伟大的祷文:“当鞋合脚时,脚就被忘记了。”脚被忘记,也可以说是脚处于“忘我”状态,忘我地工作,工作得非常好。反之,当鞋子不合脚,脚疼了脚就被时时记起,甚至不能走路或走得不好。教学如同给脚提供合适的鞋,我们需要给学生适当的学习方法,当方法适合学生时,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就会空前提高。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发现,当我点燃了孩子乐学的火种时,孩子们会学得很快乐,甚至不想下课,真正达到了忘我的境界。课堂上,孩子们“忘乎所以”,他们“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他们不愿下课了,他们已“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他们的“内部起作用了”,享受着一场酣畅淋漓的精神之旅,放飞着内心五彩斑斓的梦想。那忘我的愉悦状态深深地感染了我,启迪我,也坚定了我的教育信念――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忘乎所以”、“陶醉其中”,感受课堂的芬芳,享受学习的幸福!
因此,使学生在每天的学习中感到兴奋,感到幸福是他们乐学的关键,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唯一方法。幸福的日子才会使人聪明,幸福的感受才能使人超越智慧。学生的幸福感来自学习上的积极参与,以及不断被别人认可、欣赏。这一切就要靠老师用情感去挖掘、去点燃。一脸甜甜的微笑,一个轻柔的手势,一束关爱的目光,一句暖人的赞语无不令学生赏心悦目,欢欣鼓舞。我们在教学中多一点亲切,多一点包容,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赞美,在这样环境中成长的孩子们能不爱学习吗?
郭思乐教授在《教育走向生本》一书中指出:“我们需要提供给儿童适合的教育,当教育适合儿童时,我们也就可以看到儿童忘记了自己在学习,忘记了自己是在课堂上,甚至忘记了自己,这时人的内部自然起作用了,儿童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空前提高了。”“越是忘我,自然的力量就越能发挥出来。人的内部自然――被我们忘却了的一种最丰饶的矿藏,就会自动地发挥作用。”
刘建美:《生本》之学生的主动求知
生本生本,学生才是根本,近期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加坚定了生本的重要性。
临近期中考试,科学课本来就不多,复习的也比较紧张,每节课都相应安排了一些计划。在一节课上当我走进教室准备交代本节课的任务的时候,学生都七嘴八舌的要求要做实验,做电磁铁的实验。而且迫不及待的展示手中的材料,告诉我大家都准备了材料,甚至好多是新买的电池。
这个实验是上周的课程,当时就没想让他们做,因为下载的课件经过自己的修改,自我感觉相当完美,而且想到平时大家平时准备实验材料不积极也不充分,而且真正实验起来效果也应该不是多明显,更是浪费时间,不如课件展示来得形象生动,所以在上课的时候,以大家一如既往的没有准备好材料为由,便选择不做实验,随口说以后大家准备好了材料再做,心里也是认为他们过了这节课也就忘了,也节省点时间。
虽然想到拿复习的时间来做实验似乎不太划算,但是看着没有我强调要求而准备充分的材料,看着他们既渴望又近乎讨好我的可爱模样,我倒是不忍心拒绝了,心一横,就答应了,大家竟然欢呼了,当时我就有了小小的自责,我平时该做的实验也没少做啊,怎么大家跟没做过似的。
当大家着手开始做的时候,我真正意识到那个我认为完美的课件原来并没有我想象的那么好,因为学生拿着材料不知道从哪下手,我以为课件很完美,学生应该掌握的很好,但是现在才真正暴露了那节课学生记住的并不多。接着学生开始翻课本,看着他们着急的样子,我就乐了,就跟大家常说的,人真正的渴望获得知识是在考试的时候,他们现在也是最渴望知识的时候吧。
结果可想而知,效果很好,实验现象也都挺明显的。虽然一开始觉得是浪费了一节课,但我觉得收获了很多很多其他的东西。我也真正明白了,学生真正有兴趣的东西,是真的不需要老师督促的。如果我拿出一节课盯着他们记忆本课内容,也不敢保证每个人都能掌握。而这一节课我就随意溜达着,时不时听着每组学生兴奋的报告他们组又成功地消息,心情真的是无比的畅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