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讲话发言

湖北省“教研创新先进单位”申报自评报告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3:42
[pages_luzhuba]

二是突出“四性”,规范学校常规管理。我们在常规教学管理中,对基层学校提出了“四性”要求。一是检查时间的及时性,要求学校要做到备课周查、作业月查,上课、自习、活动等考勤无间断。二是检查标准的实用性。要求学校根据校情,制定操作性强、人性化的常规教学检查衡量标准,使检查工作更具针对性。三是检查流程的衔接性。要求学校在备课检查中,实行分层检查、分级负责,教研组长、年级组长检查教师,分管学科领导、教导处检查组长,校长检查班子成员。衔接紧密,不留空档。四是检查结果运用的指导性。要求学校在常规检查后能总结成绩、指出问题,进行各种形式的通报和反馈,对教师教学提出指导性意见,并与绩效考核挂钩。

三是开展“校校行”,强化学校常规管理。根据《沙洋县中小学教学教研管理规程(四十条)》,每学年度春季学期开展全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评估“校校行”活动。评估小组成员由教研室成员和各学校分管教学副校长组成,评估工作突出指导、注重实效,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改进工作、共同提高。评估形式采取“一看”:看师生的教、学行为;“二听”:听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汇报,座谈师生倾听其心声;“三查”:即查阅教导处资料,检查教师笔记、活动记录和教案,查看学生作业、作品和成长记录袋;“四评”:评价学校的教学管理、评价教师的教学过程、评价教研组的校本教研、评价教科室的教育科研。评估结束,形成通报并反馈至全县各学校。这种从检查、总结到反馈的科学规范程序,评估经验与反馈不足的交流制度,促进了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规范化,强化了学校教学过程管理的责任意识,为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和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措施保障,也为县域内学校教学管理均衡发展,提供了系列示范样板:像高阳小学的“坐管一个点(一个班级),横管一个面(一个年级),纵管一条线(一个学科)”的制度,领导干部包段包班,教研组长包学科,备课组长包年段学科,班主任全程跟班的目标管理策略。李市中学层层签定责任状,明确目标,分解责任,落实奖惩;实验小学的“五抓”:一抓课前备课,二抓授课能力,三抓作业批改,四抓辅导工作,五抓教学评估;烟垢中学备课的“六备”(备目标、备教法、备问题、备教具、备板书、备练习),上课的“五为”(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能力为目标);后港小学体音美等学科采用的定性考核办法、测满意度方式和各种才艺展示活动等。这些个案作为典型经验在全县推广,成为各校抓实教学、提高质量的普遍经验。

2010年度,市教育局对我县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进行随机复评,通过“三查”、“三听”、“三看”等程序考核,我县实验初中、李市中学、烟垢中学、实验小学、高阳小学、洪岭小学、毛李小学、拾桥小学被评为荆门市教学常规管理先进学校。

3.抓实平台搭建,多维度提升活动效益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的理念得以贯彻,课程改革各阶段任务得以落实,同时为教师施行新课程及专业成长搭建平台,我们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教研活动。

一是开展基于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活动。2006年,为了扎实有序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全面提高教师新课程改革的研究意识,全县开展了基于思想与理念创新的“新课程改革与教师教学行为转变”主题活动,促进新课程理念在试验中根植,在根植中转变,在转变中创新,在创新中落实,加快了我县新课程改革推进步伐。

2007年,我县开展了“课堂教学效益年”活动。活动紧紧围绕规范学生的学习常规,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规范教师教学常规,重点抓集体备课的有效落实;积极探索不同课型的结构特征,促进教与学方式的根本转变;开展教学方法的选择研究,优化课堂教学方法;加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验等五个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活动。

[pages_luzhuba]

2009年,为了突破新课程改革“无为低效”的课堂瓶颈,探求“优质高效”的新型课堂,提升广大教师新课程执行力和反思力,全县开展了“聚焦课堂,立足有效,提升质量”主题活动的研究与实践,编写了《有效教学读本》,同时制定了《沙洋县中小学实施有效教学基本规范》,有效指导了全县中小学有效教学研究与操作方法。

2010年,我们为推动“有效教学”主题活动的深化,出台了《关于开展“优化课堂教学,落实有效训练”研究活动的指导意见》,实现了有效教学的梯级发展、深层次发展。有效训练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进行自主学习、探究实践,获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形成积极进取的态度以及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思维品质,培养责任感和效率意识;指导学生拓宽学习渠道,完善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知识、掌握技能、形成能力、健全人格。同时让教师从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中反馈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效果,优化了“教”与“学”的策略和措施。

二是开展基于教师专业发展的教研活动。为了保证主题活动的丰富有序、扎实有效开展,我们实施了教研室教研员、县域兼职教研员、镇域教研组长群三级专题调研和视导,对学校和教师在主题活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困惑予以交流指导,对学校在运作过程中闪现出来的亮点进行总结推广。我们的工作思路大致可归纳为“重四点,带四面”,即区域教研协作体为面,协作体所辖学校为点;乡镇为面,乡镇所辖学校为点;学校为面,每一学科为点;学科为面,每学科教师为点。“点”的工作好了,“面”上的工作就形成了特色。例如城区片的实验小学,提出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三同”做法,即“师徒结对,共同成长;教师论坛,共同研修;名师引领,共同发展。”譬如,马良中学开展了校本教研活动“三工程”,即“书香工程——储蜜;竞技工程——显特;帮扶工程——结友”,为教师的成长铺就了一条康庄大道。五里初中的“点点式互动”为教师评课引来了源头活水。即“个别面谈式、小组评议式、书面材料式、陈述答辩式、自我解剖式、问卷调查式。”县实验初中的备课“深”,教学“活”,手段“新”,辅导“细”,作业“精”,活动“勤”,考核“严”的“七字方针”,对规范教师行为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