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说课:华师大版八年级(上)梯形的性质说课稿
- ·下一篇说课:《轴对称变换》全国说课稿
苏科版八年级上《§4.2位置的变化》说课稿
(2)说出好朋友的位置,猜出他(她)是谁。
(3)第3行第2列与第2行第3列是同一个人吗?
用自己的话谈谈,如何在平面上确定物体的位置吗?
概括:平面上,确定一个物体的位置,通常需要一对有序的实数,我们用数量的变化反映位置变化。 (1)完成题1,思考确定舰艇位置的方法,勇于回答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2)首先明确在教室中,如何确定好朋友的位置,得出方法,再进行小组活动,一个人说,则其他人猜是谁或在哪儿(每人说一次。
(3)归纳概括,在平面上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 (1)通过具体事例和小组活动,逐步明确可以通过(方位角,距离)和(行数,列数)表示物体的位置,从而概括出物体位置的方法,突出用数量的变化描述位置的变化,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
(2)通过找好朋友,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友谊与感情交流。
(五)练习反馈
(示戴南镇地图)
1、在“富饶、文明、开放的戴南欢迎您”的活动中,作为一名小导游的你,准备带领外地客商参观哪些地方?沿什么样的路径?
(示雷达屏幕)
2、如图是一台探测雷达的屏幕,现在雷达上同时在A、B、C、D、E出现目标,如果你是雷达操作员,你如何向上级报告各目标点的位置?
3、P153练习(围棋介绍)
例如:图中点A记为:5,十路,点B记为:10,十路。
分别说明出棋盘上4个黑点的位置;
画出下列各点的位置:点C:7,六路,点D:13,十六路。 独立完成,并请学生利用地图,向全班讲解,进行汇报。 (1)及时掌握基本知识点,巩固描述物体变化的路径和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
(2)通过题1,增强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产生对家乡建设做贡献的热情。
(六)
总结反思 总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还有哪些困惑?
作业布置:
习题4.2 1,4(同桌共同完成)
选做题:
1、将电影票上的“10排2号”记作(10,2),那么15排1号可以用 来表示,(2,10)表示的含义是 。
2、如图,从A(0,0),每次平移一个单位(只能向上或向右),找一找从A到B(2,1)有几种走法?把每一种走法表示出来(如A(0,0)→(1,0) →(2,0) → B (2,1)) ,如果从A到C要求必须经过B,想一想,从A到C共有几种走法?
每个学生在学习小组内谈一谈学习的内容,议一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相互交流一下学习过程中的感受、认识、想法和收获、困惑。
记录课后作业 1、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尝试将知识内化,融入自身的知识结构。
2、让学生既谈收获,又要谈自己困惑的地方,与本课有关的则当堂解决,若与后面内容有关的,则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习题4.2中是基本题,让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基本知识;通过选做题,使部分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能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做到因材施教。
设计说明:我将本节课定位在开放式教学活动,通过对教材进行适当的整合。让学生带着原有的知识背景、生活体验和理解走进学习活动,并通过自己的主动探索,与同学交流、反思等,构建对概念的理解。
(1)在教学具体的实施中,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归纳,从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对学习数学产生愿望和兴趣。
(2)教师在学生活动前明确活动要求、方法和目的,让学生在小组活动中,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并能做到勇于发表自己的见解,获得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和能力,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相结合。
(3)利用生活常见事例,贴近生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有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
(4)在事例选择上,注重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使学生首先做一个关心国家、关心社会的人,树立他们为国家、为人民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做出自己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