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Unit 1 Come with me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教案:四年级信息技术上册喷出绚丽的色彩教案
《放牛山歌》教学设计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小牧笛》教学设计
执教人:董光维
教学理念: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提出音乐课程的定位是“以审美为核心的基础课程”。音乐教育的审美,往往表现为人们在音乐学习过程中所产生的一种愉悦感。在音乐教育中应尽可能采用多种方法创设艺术环境、渲染情感氛围,在审美体验中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应有机的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中。
教学策略: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通过情景导入——师生互动——自主学习、感受音乐——拓展表现,同时利用演示法、听唱法、情景法的教学方法,紧紧地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本课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牧笛》,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想象牧童骑在牛背上吹着笛子,悠然惬意的田园生活。
2、自然、明亮的声音演唱歌曲《小牧笛》,感受歌曲轻快活泼的情绪,用用正确的节拍演唱歌曲。
3、能正确听辩、拍击2/4、3/4节奏乐句,认识变拍子。
4、初步了解我国常见民族乐器——笛子
教学重点:能用自然明亮的声音和正确的节拍、速度演唱歌曲《小牧笛》,并能感受不同节拍音乐所表达的不同情绪。
教学难点:了解拍子歌曲的特点、并能正确听辨、拍击2/4、3/4拍节奏乐句。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钢琴,课堂打击乐   竹笛
板书设计:
                     小牧笛
2/4 xx x   | xx x |
3/4 xx x x |xx
		  x- |
2/4 xx xx |x x | x xx |x-  | x 0   |
《牧笛》     竹笛演奏
教学过程
| 教 学 程 序 | 教 学 内 容 | 教 师 活 动 | 学 生 活 动 | 设 计 意 图 | 
| 一、组织课堂 | 师生问好 | 播放和牧童相关的音乐、图片。音乐停止,师生问号。 | 学生进教室 | 课堂常规,与学生情感交流。营造民族音乐氛围。创设情景,培养学生观察力。 | 
| 二、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 1、引趣导入 | 师:哪位同学能描述一下,我们进教室的时候,多媒体播放的是审美内容? | 欣赏、思考并回答 (生:小牧童的家在农村,他非常懂事、勤劳,在干活的时候喜欢吹笛子。等等) | 促使学生学会用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观察生活,留意身边的音乐。 | 
| 2、揭示课题 |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小牧童所吹笛子的歌曲《小牧笛》 | 欢看多媒体课件 | ||
| 三、 学 唱 歌 曲 | 1、歌曲《小牧笛》 2、节奏火车接龙游戏 | 初听全曲整体感知(多媒体出示歌谱) 师:现在请同学们欣赏歌曲《小牧笛》并思考两个问题:歌曲的情绪是怎么样的?这首歌曲的节拍有审美变化 | 学生认真的聆听并回答。(情绪是欢快、活泼、愉快的。节拍变化2/4—3/4—2/4) | 初步感受歌曲情绪和节拍变化,在游戏中解决变换节拍的两种节奏的强弱关系这一难点。 | 
| (1)复习节拍2/4、3/4节奏强弱关系和指挥图示,引导学生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拍节奏 | 学生创新,用自己的方式拍节奏 | |||
| (2)四人一组简单讨论后,请个别学生分别拍击2/4、3/4节奏条, 2/4 xx x   | xx x | 3/4 xx x x |xx x- | 2/4 xx xx |x x | x xx|  x- | x 0   | | 做小老师带领全班同学拍,熟练后采用多种形式将三条节奏连起来拍击。 | |||
| 3、复听歌曲 | (1)提示学生注意音尾衬 词的处理,下滑音有何作用? | 学生认真聆听、思考,积极参与到课堂实践活动中来,并回答相关问题。 | 让学生在几次的聆听和学唱过程中不觉乏味,并带着任务去聆听,以互动互补为住的实践活动夯实基础能力。引导学生从节奏变化中听辨并感受不同的情绪。 | |
| (2)复听时教师用双响筒为歌曲伴奏,学生可用身体的律动、指挥图示或自己创编的动作表达歌曲强弱拍的变化。 | ||||
| (3)请学生回答歌曲尾音衬词加下滑音的作用 | ||||
| 4、按节奏朗读歌词 | 用双响筒敲击歌曲节奏,并指导学生有感情的按节奏朗读, | 有感情朗读歌词 | 加深对歌曲节拍变化的理解 | |
| 5、教授歌曲 | (1)教师随伴奏范唱,多媒体配合歌词播放牧童放牧的画面 | 在心里默唱 | 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 |
| (2)教师伴奏 | 学生轻声跟琴演唱 | |||
| 6、引导与思考 | (3)、2/4和3/4拍表达音乐的不同情绪特点 | 再次听辨两种不同节奏交叉进行,对歌曲情绪的影响 | 解决重难点 | |
| 7、采用适合的演唱形式进行练唱 |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想尝试的演唱形式,教师视时间和学习的效果选择几种进行巩固练唱。可采用齐唱、师生对唱或生生对唱、分角色、分小组等形式演唱歌曲。 |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用自然明亮的声音,正确的节拍以及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 巩固学唱的歌曲,通过学生自己所喜欢的多种不同的演唱形式,让学生能自主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 | |
| 四、 拓 展 欣 赏 | 1、初听乐曲《牧笛》 | 师:小牧童不仅喜欢唱歌,还喜欢吹笛子,今天他带来了一首笛子吹奏的乐曲《牧笛》请同学们边听边随音乐做律动,并思考(1)乐曲分几段,各段的速度和情绪有什么不同?(2)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几段音乐所表达的不同场景。 | 师生共同交流并完成相关问题。 | 了解相关内容,丰富音乐知识 | 
| 2、介绍竹笛 | 操作多媒体,和实物竹笛,介绍乐器 | 观看、聆听并零距离的接触竹笛,对乐器有初步的印象和感知。 | ||
| 5、 课 堂 尾 声 | 课堂小结与布置任务 | 课后搜集表现牧童农村生活的其他形式的作品,可包含影视、音乐、图片等 | 学生在搜集的过程中了解更多的内容,汲取更多的营养,丰富音乐知识,增长搜集信息的能力,增强学习的兴趣。 | |

 减小字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增大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