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七下4、孙权劝学

《孙权劝学》导学案及答案及反思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8-02-27 14:57:3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吕蒙 就 学
敬才爱才, 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性格特点
鲁肃  赞  学
 
5.你从这篇课文中明白的道理是:①读书学习非常重要,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②一个人即使基础差,只要端正态度,刻苦努力,就一定能学到东西,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办事能力③要虚心听取别人的正确意见,善于接受别人的合理规劝④我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用发展的眼光正确认识他人。
四、合作,理解探究
深入理解课文,探究人物人格魅力。
1.品味孙权的话语,你认为孙权说话的技巧在哪里?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的什么心理?
对部下既严格 ,又有关心,耐心。寄寓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这句话有几层意思,分别是什么?
第一层意思是孙权阐明自己劝吕蒙读书的目的。孤王并不是想要让你像博学之士那样天天研究经史典籍,而是要你浏览一些书籍,明白一些道理而已。
第二层意思是方法:这是孙权结合自身,指出学习的可能性,现身说法,神情激动,语气殷切。以身作则,为吕蒙树立榜样。
2、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后,为何“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两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当堂检测】   拓展延伸。(文言文阅读练习)
                             孟母断机
     孟母姓仉(zhang)氏,孟子之母。夫死,狭子以居,三迁为教。及孟子稍长就学而归母方织,问曰:“学何所至矣?”对曰:“自若也。”母愤因以刀断机,曰:“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孟子惧,旦夕勤学,遂成亚圣。
                              ——见于汉•刘向《古列女传.母仪.邹孟轲母》
    1、读文段,借助工具书疏通文意。
    2、解释下列词语。
    及:     等到         就学: 上完学 
    惧: 害怕     自若:  像自己以前的样子
    3、根据短文意思用竖线断句。       及孟子稍长 | 就学而归 | 母方织
    4、根据短文翻译句子。
   (1)母愤因以刀断机。  译文: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 
   (2)子之废学,犹吾之断斯机也。
    译文: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 
   (3)学何所至矣?
    译文:学习怎么样了?
     5、你认为“孟母”为何“断机”? 学习.做事都应当坚持,不可半途而废.否则会象止织布一样,前功尽弃.
【课堂反思】
我的收获:                                                          
我的疑问:                                                         
孟子小的时候,放学回家,他的母亲正在织布,(见他回来,)问道:“学习怎么样了?”孟子(漫不经心地)说:“跟过去一样。”孟母(见他无所谓的样子,十分恼火,)用剪刀剪断织好的布。孟子害怕极了,就问他母亲这样做的原因。孟母说:“你荒废学业,如同我剪断这布一样。有德行的人学习是为了树立名声,问才能增长知识。所以平时能安宁,做起事来就可以避免于祸害。现在荒废了学业,就不免于做下贱的劳役,而且难于避免祸患。”孟子吓了一跳,自此,从早到晚勤奋学习不休息,把子思当做老师,终于成了天下有大学问之人。

上一页  [1] [2] [3] [4]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