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幼教:幼儿园表扬小朋友的小儿歌11首
- ·下一篇幼教:幼儿园大班综合活动教案:我的颜色小书
学前教育毕业论文:浅谈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对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育提倡幼儿主动学习音乐。但并不是让幼儿被动的听,而是借助一些辅助性打击乐器,让幼儿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奥尔夫音乐教育强调:教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幼儿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幼儿掌握学习内容。奥尔夫音乐教育带有自发性、创造性。“在不断创新中获得新的生命力”是奥尔夫体系的核心观念之一。
我们所研究的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培养幼儿的创新精神,是指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有大量的机会即兴创作,创新音乐的构想,享受音乐的乐趣并激发、培养幼儿思维的求异性、发散性、灵活性等。奥尔夫音乐教育的目的是在人唯一起决定性作用的早期去发现幻想,体验力量。是唤起他们身上可以被唤起和培养的一切,对其一生起决定性作用。因此,本课题具有极大的理论研究价值。
3.研究目标与内容(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或框架;研究的重点与难点等)
1、研究的目标:
(1)奥尔夫音乐强调音乐与动作的结合,这就是说:单凭自己的口、手、耳的感受是不够的,如果能通过自己肢体的动作,去进一步地感受音乐,或者更形象地说:让音乐通过动作溶化幼儿的体内,这样的感受必然更生动、更深刻,从而让幼儿喜欢上奥尔夫音乐课,为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做铺垫。在音乐教育实践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2)改变音乐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师在音乐游戏、演奏活动、戏剧活动等环节中的指导策略和开展音乐创造活动的教学能力,使音乐教学更具生成性和创造性;
(3)通过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从而使幼儿的创新意识能有明显的增强,能够自主的运用创新思维解决游戏活动中的问题。
2、研究内容
如何运用奥尔夫音乐原理,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是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我们将围绕这一中心进行多角度的分析: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上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音乐教育的思想是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声音,是以创造性作为自己流派的四大特点之一的,因此在教学案例设计中,教师首先就要把能科学有效的培养幼儿创造意识的教材整理出来并作记录,然后考虑怎样使孩子们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之中?在音乐活动中,教师如何引导和培养幼儿对音乐的独创的理解力和表现力,如何使幼儿逐步养成多向可变创新思维的模式。幼儿们在音乐活动中该如何保证创新活动的质量?怎样将奥尔夫音乐教育所获得的创新能力运用于生活,从而提高幼儿的创新能力和意识?以及教师在活动中的指导策略,都是本课题研究的内容。
3、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研究的重点是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中利用歌曲、歌表演、节奏乐、音乐欣赏及音乐游戏、戏剧表演、配歌词等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
研究的难点:
(1)、在奥尔夫音乐教育中如何合理的运用音乐游戏、戏剧表演等活动来培养幼儿创新能力的实践和探索。
(2)、奥尔夫音乐教育中教师的指导策略。
(3)、丰富幼儿音乐教育素材,激发幼儿创造兴趣。
4.研究方法与实施步骤
1、研究方法
本课题采用行动研究法,具体有以下方法:
(1)文献研究法:收集资料,查阅教育相关杂志,分析、整理国内外幼儿教育相关研究资料,寻求理论根据和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对课题研究提供参考思路和理论依据。
(2)观察法:在不受控制的自然状态下,观察幼儿学习的状况,灵活调整活动方案等,观察幼儿创新能力的具体表现。
(3)案例研究法:通过对奥尔夫音乐案例的分析研究,并收集幼儿和教师的典型活动案例,作出分析,归纳幼儿在奥尔夫音乐学习中创新能力的变化。
(4)经验总结法:总结幼儿在奥尔夫音乐的学习与创新能力之间的关系。
2、研究思路:
通过创设幼儿感兴趣的教学环境,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幼儿对音乐具有独创的理解力和表现力,逐步养成多向可变创新思维的模式。
3、研究过程与实施步骤
(1)准备阶段( )成立课题组,收集资料理论进行学习,拟定研究计划,确定工作策略。
(2)实施阶段( )制定阶段计划,按计划实施各项实践活动。进行阶段小结,产生阶段性成果,撰写反思等,不断调整研究方法和策略
(3)总结阶段( )整理资料,分析效果,成果汇编,撰写研究报告。结题鉴定。
本人签字:
年 月 日
二、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的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三、答辩小组评审意见
对本论文研究方案的可行性、科学性、合理性等给予具体意见
评审
结论
1.合格
□
2.不合格,建议重新开题
□
组长签字:
院(系)公章: 年 月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