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小学教学论文: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洁静精微之寓教
- ·下一篇论文:将内隐学习引入语文教学(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小学教学论文: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任何一门科目想要学好,兴趣是非常重要的。举个例子,中国“小肖邦”——牛牛。6岁的他便在十多个国家举办自己的钢琴独奏会。而当人们问他父母是如何教子有方时,他的父母说:“他是自个对钢琴感兴趣的。”可见,兴趣才是造就所谓的“神童”的主要因素。数学同样如此。那么,我们该如何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呢?
兴趣是自己由心而发的,并不是老师或父母能强行压制产生的。小孩儿的天性就是好玩。有谁会抛下那快乐的游戏,心甘情愿地投入到深奥的数学的学习中?这就是我们所强调的“由心而发”的关键所在。既然我们不能改变学生,那为何不改变自己?小学生为什么爱玩?因为游戏很快乐、很有趣。同理,我们自我改变,变得风趣幽默、口若悬河,让学生上课时感觉到是在游戏中学概念,在玩“绕口令”。一步一步带动学生,引领学生走出迷宫。时间充分时,还可以组织学生成立一个“帮帮团”,一个接着一个说出题目的解题步骤;可以设“红花榜”,让大家一起关注学生进步的情况。
教师的风趣幽默还可以表现在课后。时常和学生打成一片,开开玩笑,玩玩游戏。抛掉自古以来“老师就是学生的第二个父母”的看法,与学生混在一起,成为他们的哥哥姐姐。一位有情趣的教师,才可能得到学生的亲近。谁也不愿意与一个远离自己生活的人沟通。作为老师,在学生的面前,我们不妨偶尔哼上一两句歌,说说“某某球队昨天赢了”之类的话题,这就可以树立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人格魅力。
学生的心态总是简单而又纯真。倘若我们真的这么做,便很容易就可以成为他们的榜样。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融洽与否极大地影响着学生是否对这门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
当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形象高大了,我们不能就此停步,而是要快马加鞭地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所具有的趣味性。那么,我们该如何将数学的趣味性巧妙地展示出来呢?
这时,我们该明白的是,数学并不同于游戏,并不是可以“剪刀石头布”就可以发现它有趣。而是要让数学随时随地都跟着学生,就像学生的影子一般,一回头就可以找到它。
所以,我们应该从课内到课外延伸数学知识,由掌握到寻找数学奥妙。
首先,课内运用老师娓娓动听的讲解,让学生理解课本知识,然后再要求学生课外用所学的知识运用到习题中,并及时检查。鼓励学生积极提问,帮学生解决问题时要热情,要让学生觉得这是老师喜欢做的事。那么,当学生拿问题问老师时,感觉帮助了老师,满足了自豪感。同时,学生解题思维灵活了,求知欲便出来了,离产生兴趣自然不远。
当然,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突破自己害羞的那道坎。那么该怎么办呢?这时我们的“由掌握到寻找数学奥妙”就发挥作用了。校内掌握了所学知识,老师便可布置任务,让学生在校外寻找所学知识。如果学生不肯找怎么办?这时,老师就起带头作用了。老师可以在班上组织一个先进队,让队员先去寻找,带动全班同学。先进队的队员并不是固定的,而是根据班上同学寻找的成绩,一个星期重选一次。这样下来,数学便不知不觉地隐藏在学生的生活中,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数学兴趣便出来了。为了巩固学生们对数学的兴趣,老师们可规定,每隔一段时间就进行一次数学辩论赛,让学生对数学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在辩论赛后用实践证明自己的观点是对的。
“自我论变”——“课内到课外”——“掌握到寻找”——“巩固兴趣”四个步骤是可以同时进行的。只要每个老师能尽全力做好这四个步骤,相信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兴趣将不再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