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小学数学实践活动课之浅见
- ·下一篇论文:教师谈责任教育论文16篇
以科研为媒,促班主任专业化成长之美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为了使班主任具有德育科研的能力,我校领导高度重视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带头参加成人高考参加广东省教育学院本科函授班的学习。2008年年底我校率先实现教师本科率100%。与此同时,在过去的三年间,学校积极组织多项教师培训活动,如中小学心理健康C证的培训、教师基本功培训、法律法规知识学习、课题研究学习、新教师培训、班主任培训等,通过开展教师继续教育活动、校内上研究课、主题班会评比以及班主任能力大赛等,班主任业务水平得到很大提高。此外,学校还制定能促进学校教育科研工作发展及培养班主任、发展班主任的相应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学科带头人制度》、《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教师奖励方案》、《班主任基本功功训练计划》《优秀德育导师评选》等有利于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制度。
2、交流、共享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道理就在于此。
我校校本培训十分注重交流、共享。为了让全体教师都负起育人的责任,明白必须调动起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达成 “以人为本”的共同观念。每年都多次召开学校德育工作论坛、班主任会议、“责任教育班主任研讨会”、“做一个学生喜欢而敬畏的老师”等交流会。在研讨会上,德育工作先进典型周慧敏、郑振伟、陈小英等教师积极发言,谈自己育人的经验和班队建设的一些做法,接着行政、骨干教师也纷纷发言,大家都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指出学校、自己过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请求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出谋献策。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经验交流,让全体班主任初步达成了共识:德育工作必须人人抓,从领导做起,从教师做起,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师德影响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才可以教育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解决班主任在专业化成长上遇到的困惑,我校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座谈、授课,为班主任们排忧解困,同时开展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成长的培训活动。
此外,还经常采取“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我们选择的交流对象有硬件设备优越的中心学校,学习他们先进的做法,同时感受作为一名佼佼者,所付出的汗水、心思是如此的惊人;也有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目睹他们在同一蓝天下,待遇条件不一样,农村学校老师的淳朴和艰苦,引导老师要感恩生活,从而燃烧他们的工作热情。如:近3年先后与南区竹秀园小学、坦洲联一、光后中心小学、板芙小学、三鑫学校等学校开展交流和学习。08年我校借石岐中心小学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来中山讲课的契机,全体班主任一起参加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接受新信息,回校后向老师们宣传,使学校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07年至08年我校德育主任先后两次跟中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后备干部班到南京名校参观学习和到南京师范大学蹲点学习,回校后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每年都组织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参加深圳、珠海、广州各地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收获颇丰。
三、研发校本教材,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
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通过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因为“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发展真理”。班主任在理论学习和交流后,遇到很多困惑,我校利用市级课题的研究机会,引导班主任为学校市级责任教育课题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他们大量阅读与责任教育有关的故事和文章,自主的学习,同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编写不同年级段的教本。
为了编好《责任在我心中》的教材,班主任们自主阅读大量的课题参考材料,通过网络、图书、媒体等途径收集原材料,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选择有关文字图片,经过全体班主任的努力,图文并茂的教材终于编印出来,年轻的班主任爱不释手,手捧着教材感慨地说:“这是我自己编写的吗?真不可思议!”
接着,我们又利用校本《责任在我心中》责任教育教材,开展班会课的研究和交流。在责任教育班会课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案例反思等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探究中锻炼组织班级的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之路又迈进一大步。
四、以比赛代替培训,凸显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果实
优秀的班主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的,只有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才能使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我们还利用中队活动、大队活动、亲子义工活动锻炼班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个案分析、班主任手记等让班主任形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在自己成长中学会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从而逐渐成长起来。
通过课题研究的契机,我校科研氛围浓厚,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效果明显,我校校风淳朴、学风优良,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班主任新秀。青年班主任参加各学科教学分别获得市、镇一等奖。其中我校陈玉坚老师参加中山市小学科学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李敏老师获得三乡镇首届品德与社会教学比赛第一名;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曾鹏老师参加三乡镇首届“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新老师马夏夏参加三乡镇第三届司仪大赛获得铜奖、2009年马老师参加全国“走近母语图书讲述比赛”获得二等奖;周慧敏老师参加镇班主任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年轻的周慧敏老师经过3年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骨干,并担任语文科组长;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山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中山市书香校园”、“中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三乡镇文明单位”、“三乡镇宣传文化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三乡镇德育先进集体”。
我校责任教育课题研究已临近结题,但这不是一个终点,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我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将会继续以德育科研为媒,引领班主任拥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成为专家型的班主任,让班主任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从一个教书匠,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家、有追求的班主任,让班主任成为最有幸福感的人。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2、交流、共享
《学记》中有这样一句千古名言:“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意思是说,如果学习中缺乏学友之间的交流切磋,就必然会导致知识狭隘,见识短浅。古今中外许多善于读书治学并且成大器者,大多十分重视结交学友,并在讨论与交流中获益匪浅,道理就在于此。
我校校本培训十分注重交流、共享。为了让全体教师都负起育人的责任,明白必须调动起全体教师的育人积极性,达成 “以人为本”的共同观念。每年都多次召开学校德育工作论坛、班主任会议、“责任教育班主任研讨会”、“做一个学生喜欢而敬畏的老师”等交流会。在研讨会上,德育工作先进典型周慧敏、郑振伟、陈小英等教师积极发言,谈自己育人的经验和班队建设的一些做法,接着行政、骨干教师也纷纷发言,大家都以高度的工作责任感,发表自己的看法,也指出学校、自己过去在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请求经验丰富的老师进行出谋献策。经过多次的思想碰撞,经验交流,让全体班主任初步达成了共识:德育工作必须人人抓,从领导做起,从教师做起,做到言传身教,以良好师德影响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老师才可以教育学生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二、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拓宽班主任专业化的途径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了解决班主任在专业化成长上遇到的困惑,我校经常邀请教育专家到校进行座谈、授课,为班主任们排忧解困,同时开展班主任的专业素质成长的培训活动。
此外,还经常采取“走出校门”与兄弟学校交流学习。我们选择的交流对象有硬件设备优越的中心学校,学习他们先进的做法,同时感受作为一名佼佼者,所付出的汗水、心思是如此的惊人;也有到条件艰苦的农村学校,目睹他们在同一蓝天下,待遇条件不一样,农村学校老师的淳朴和艰苦,引导老师要感恩生活,从而燃烧他们的工作热情。如:近3年先后与南区竹秀园小学、坦洲联一、光后中心小学、板芙小学、三鑫学校等学校开展交流和学习。08年我校借石岐中心小学邀请南京师范大学的专家教授来中山讲课的契机,全体班主任一起参加学习,提升自己的理论知识和接受新信息,回校后向老师们宣传,使学校形成互相学习、互相促进的良好氛围。07年至08年我校德育主任先后两次跟中山市教育局组织的后备干部班到南京名校参观学习和到南京师范大学蹲点学习,回校后用先进的教育思想指导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每年都组织一些年轻的班主任参加深圳、珠海、广州各地的班主任专业化培训班,收获颇丰。
三、研发校本教材,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和教育服务质量
著名的哲学家费尔巴哈曾说: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与发展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更主要的是通过班集体建设的实践活动来体现,并逐步发展起来,因为“实践才能出真知”、“实践才能发展真理”。班主任在理论学习和交流后,遇到很多困惑,我校利用市级课题的研究机会,引导班主任为学校市级责任教育课题编写教材。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他们大量阅读与责任教育有关的故事和文章,自主的学习,同时运用自己的知识和经验编写不同年级段的教本。
为了编好《责任在我心中》的教材,班主任们自主阅读大量的课题参考材料,通过网络、图书、媒体等途径收集原材料,自主地做出专业判断、选择有关文字图片,经过全体班主任的努力,图文并茂的教材终于编印出来,年轻的班主任爱不释手,手捧着教材感慨地说:“这是我自己编写的吗?真不可思议!”
接着,我们又利用校本《责任在我心中》责任教育教材,开展班会课的研究和交流。在责任教育班会课开展的过程中,我们通过集体备课、听课、评课、案例反思等活动,让班主任在实践探究中锻炼组织班级的能力,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之路又迈进一大步。
四、以比赛代替培训,凸显班主任专业化的成长果实
优秀的班主任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在活动中锻炼成长的,只有将学到的理论和实践工作相结合,才能使班主任在实践中不断发挥聪明才智,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风格。
我们还利用中队活动、大队活动、亲子义工活动锻炼班主任的组织协调能力。开展“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学生个案分析、班主任手记等让班主任形成一种反思的习惯,在自己成长中学会教育学生的有效方法,从而逐渐成长起来。
通过课题研究的契机,我校科研氛围浓厚,班主任专业化成长效果明显,我校校风淳朴、学风优良,涌现出一批教学骨干、班主任新秀。青年班主任参加各学科教学分别获得市、镇一等奖。其中我校陈玉坚老师参加中山市小学科学课教学比赛一等奖;参加工作不到一年的李敏老师获得三乡镇首届品德与社会教学比赛第一名;参加工作不到两年的曾鹏老师参加三乡镇首届“我的教育故事”演讲比赛获得二等奖;新老师马夏夏参加三乡镇第三届司仪大赛获得铜奖、2009年马老师参加全国“走近母语图书讲述比赛”获得二等奖;周慧敏老师参加镇班主任能力大赛获得二等奖,年轻的周慧敏老师经过3年的培养成为教学的骨干,并担任语文科组长;我校先后被评为“中山市继续教育先进单位”、“中山市书香校园”、“中山市依法治校示范校”、“三乡镇文明单位”、“三乡镇宣传文化先进单位”、连续6年被评为“三乡镇德育先进集体”。
我校责任教育课题研究已临近结题,但这不是一个终点,而只是一个新的起点,同时我校班主任专业化的道路还很漫长,我们将会继续以德育科研为媒,引领班主任拥有专业化知识和技能,成为专家型的班主任,让班主任从繁琐的劳动中解脱,从一个教书匠,变成一个有思想的教育家、有追求的班主任,让班主任成为最有幸福感的人。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