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各种材料学习体会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5-15 20:54:52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教师培训学习体会:提升个人专业素养  构筑教师美丽人生
――谈谈我的学习体会

走上工作岗位近十二年来,从来没有像2012年春天这样从备课上课、批改作业、家访辅导等繁琐的工作中走出来,走进神往的华东师大接受培训学习。沉下心来,静静地听讲,静静地思考。培训带给了我视野上的开阔,思想上的洗礼、心灵上的震撼、理念上的革新。它使我提高了认识,理清了思路,找到了自身的不足及差距,我也以此在学习中不断梳理与反思。《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要变革课堂教学模式,从“以教师为中心”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教师队伍建设与教育教学改革的新目标,必然带来对教师专业素养、专业技能的新要求。我从教师职业道德,终身学习,研究能力等方面谈谈自己的认识。

               热爱职业  享受幸福

由专家教授的态度精神想到教师的职业精神。

聆听教育专家的讲座,每天都过得幸福而充实,听着丰富多彩的讲座,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冲击。专家的言行举止所体现的治学严谨态度,更让我深深感动。他们谦逊好学、勤奋敬业,对教育的执着追求,孜孜不倦。73岁高龄的钟启泉教授、陆有铨教授在讲台上儒雅睿智,70岁高龄的叶澜教授亲临现场评课求真务实。他们有着深邃的思想,高尚的情怀……更重要的是教育工作者那种执着探索和不懈追求的精神。这些何尝不是我们教师的职业精神追求。他们的精神感染着我、激励着我,促使我用更认真的态度去聆听他们的讲座,学习前沿的理论,思考过去的实践,展望今后的工作。我沐浴在“学习思考”的春光里,感触着,收获着,惊喜着,思考着,成长着……

有这样一个故事,三个工人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人说“砌墙”,一个人说“赚钱”,而第三个人边干活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

对于教师而言,热爱自己的职业是最有效的动力。将职业不仅仅当做一种谋生的方式,而是当做可以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事业来追求,并在这个追求中享受做教师的幸福。教师有职业的追求,才会努力把职业作为专业,进而提升为事业。 

教育真谛――理性对待学生

在听了诸多教授、博导的专业讲座、案例剖析、课堂教学点评之后,我开始时感到茫茫然、如云里雾里。于是我开始质疑自己,是不是我以前的做法都错了,是不是我的实践经验与教授们的理念相差甚远……一段时间过去了,我感到我从茫茫然中慢慢产生了感觉,直到渐渐清晰。每天听课讲座充斥我大脑最多的词汇就是“人的教育” “学生观”“学生立场”,我恍然大悟了。“教育关注的是人的发展。课程改革就要树立学生观。”忽然觉得这些生硬的理念不再遥远,它在我的脑中化成了一幅幅与学生交往的画面,一个个课堂教学的场景,一件件期待实现并可以实现的行动,我感觉这对一名平凡的老师来说是一件很幸福,很值得做的事情。

理性的对待学生,对一个教师而言是容易说却难以做到的事情。理性饱含着教育诸多方面的要素,且不说其理念所蕴涵的复杂道理,做起来更是谈何容易。与之对应,非理性教育却受到家长们的追逐和热捧,要不然为什么社会上会有大量的家教、补课、培优、兴趣班、特长班呢?为什么在教师们的嘴里有大量的“孺子不可教也”的“笨蛋”、“不可救药”的“差生”之类的口头禅呢?在教师们的行为中则经常会有拧耳朵、罚作业、罚站等体罚和变相体罚的情形。社会上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一是他们在目前激烈竞争的社会情形之下的急躁情绪,二是他们毕竟不是专业的“教育人”。教育本身有教育内在的规律和内在机制,有自身的生长点和发展方向。作为教育主体对象的学生,其发展是由每个个体的内在因素决定的,他们是未成年人,是不完美的未成年人,因此,善待学生、宽容学生、不压制学生、搀扶着学生,是我们做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了解学生、培养学生、发展学生,使他们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我们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让自己俯下身来,置身于学生之中,和学生交朋友,把自己变成孩子,也是我们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兴趣、特长、爱好,并让他们有不同的发展,同样我们教师可以做到而且应该做到的。

如果问我们老师,能为学生在学校的三年里,六年里,乃至九年里留下些什么痕迹,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做些什么呢?我以为:尊重学生,善待学生,了解学生,置身于学生之中,关注学生生命成长,就是理性对待学生的实质。我想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教育的真谛吧!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认识了博学的教授专家,才深切地感受到同为教育工作者,自己的浅薄与无知。学习回来后,我用了一个很不恰当但很形象的比喻:与那些专家相比,我感觉自己幼儿园还没毕业。在他们的授课讲座中,从儒家到道家,从苏格拉底到杜威,从论语到四书五经,从《说文解字》到《红与黑》,从“上海PISA”到“偷换国旗下的讲稿事件”,他们谈古论今,古今中外,让你不得不承认他们的博学,爱学,善思。70岁的刘定一教授虽然高二毕业,但自学钢琴、自学俄语英语,曾翻译几本名家著作。57岁开始跨学科课程研究,60岁开始自学电脑并在电脑上写书,七荀老人潜心研究国粹《论语》,并愿意奋斗至生命终止。在这些专家教授身上,我看到他们渊博的学识来自持之以恒地勤奋学习,一名优秀教师也应有这样的特征。新课改对新时代的教师的要求是不断学习,是一个善于读书,知识渊博,视野广阔的读书人。

[1] [2] [3] [4] [5]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教师培训学习体会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