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人教版九下1.诗两首 乡愁 我爱这土地

九年级语文下册1《诗两首》乡愁教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7-12-19 23:19:25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1.听一听。听老师范读课文,整体感知。在听的时候圈点勾画生字词。 
 
2.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停顿和重音。 
 
( 艾ài 嘶sī 哑yǎ)我爱这土地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 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 /我对这土地/ 爱得深沉…… 
 
1、想一想。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仔细思考,大胆交流吧这两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哪些诗句表现了这一情感。三、聚集主题,合作探究,初达目标。 
 
(四)品读诗歌。 
 
(一)、《我爱这土地》诗歌常常要用到象征这种表现手法,它
 
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 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 
1 诗中用”嘶哑的喉咙歌唱”的”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2 诗中描述了鸟儿歌唱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核心是什么? 
3 这只鸟”歌唱至死,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对此应如何理解,与学过的古诗词中那些名句有异曲同工之妙, 
4. 诗中出现的“土地”、“河流”、“风”、“黎明”象征了什么? “土地”象征:繁衍养育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 “河流”、“风”象征: “黎明 ”象征: “温柔的黎明”: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的土地”象征: 
5.全诗中哪两句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土地”的热爱之情?第二节诗与第一节诗是什么关系?谈谈你的理解。 
(二)、《乡愁》 
1、析——内涵美 
1、细心默读这首诗,思考问题: 
(1) 全诗共四节,是按什么顺序组织安排的?从诗中哪些词语可以看出? 
(用“ ”标出) 
(2) 每个时间段诗人因为什么而愁?(在书上 相应位置做批注) 
(3)诗人把思乡之情分别寄托在哪几个具体事物中?(用“△△”标出) 
2、诗歌各小节的顺序可以调换吗?为什么? 
3、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这些形容词是否削弱了浓厚乡愁的表达? 
2、赏——绘画美 
1、透过文字,你认为诗歌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呢? 
2、任意选择一幅画面展开想象,把你想象到的画面描述出来。 
3、看动画展示的画面。 
4、同学们带上自己的想象再次品味作者的乡愁。 四、总结梳理、整合提高、内化目标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 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时代里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经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得主题。一首乡愁,牵动了无数漂泊在外游子的心,今天台湾-----大陆的游子,一直在海中孤零零地飘荡,台湾人民有 家难归,亲情难叙,就让我们共同企盼宝岛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
五、达标检测,反馈矫正,反思目标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乡愁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