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论文在英语教学中实施鼓励性评价
- ·下一篇论文:浅谈低年级的阅读教学——《我要的是葫芦》教学有感
论文例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创造性生物课堂教学
2.3传统与现代教学手段双管齐下,逐一攻克教学重点、难点
对于传统教学中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变化过程等,教师可以通过动画模拟、过程演示等手段予以解决。通过促进学生多种感官直接参与揭示事物本质的教学过程,不但缩短了学生认识事物的过程,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如本节课所介绍的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染色体和DNA的形态、数目变化,核膜、核仁的消现情况等,如单纯地依靠教材的文字描述,教师的口头讲授,学生从感知教材到理解教材到运用知识,不但需要很长一段时间,而且难以调动学生积极性。动画模拟真核细胞有丝分裂过程能很好地解决上述问题。
随着学校硬件的发展,教师教学意识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升,多媒体教学渐已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但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更轰烈更现代化,一节课准备了几十张幻灯片、七八个动画模拟,学生在高速变幻的屏幕前根本来不及反应,来不及思考,高度紧张,最终会变得神智麻痹。
那如何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呢?首先,坚定学生是学习主体的教学理念。多媒体是教学的手段,是师生互动的纽带,教学过程中切忌心中唯有多媒体教学工具,而忽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之前,不妨多思考:这节课必须利用多媒体教学吗?选用整课式教学课件还是重点片段式教学课件?课堂上什么时候展示课件?展示前说什么引言呢?展示到关键地方该怎么引导学生思考呢?其次,传统教学手段不可丢。如在本节课中,利用动画模拟,大概3分钟即可把真核细胞有丝分裂的全过程介绍完,但学生难以系统地理解课堂内容,几乎不能通过回忆自主构建出完整的知识网络。教师可以利用简洁、清晰的板书板画来弥补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不足。板书板画可由教师,或由学生,或由师生共同完成;可边讲授新课边补充完整,也可在本节小结时归纳产生。优秀的板书板画是教材知识点的高度、合理的精简,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网络,它能帮助学生整理思路,理解记忆,让学生在接受具体知识的同时,还能逐渐掌握一定的思维方法,促进思维能力的提高。在教学过程中要利用好两种教学手段的优势,双管齐下,逐一攻克教学重点、难点。
2.4耐人寻味的课堂总结激起千层浪
成功的课堂总结往往能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奇效:可以让学生兴趣大增,思维活跃;可以突出本节课的重点,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可以理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以承上启下,为新课作铺垫等。有人曾总结出课堂总结的方式有:(1)列表总结法。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的区别很有帮助。(2)示意图总结法。此法形象,便于理解和记忆(3)讨论总结法。通过短时间的讨论,打破了教师“唱独角戏”的局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及语言的表达能力。(4)提问总结法。既避免了讲授的重复,又可以现学现用。(5)练习总结法。(6)联想总结法。新旧知识联系、科学与生活联系等(7)回顾总结法。
不同的课程,不同的学生,所选用的课堂总结方法也有所差异。在本节课介绍完植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后,可以创造性地利用顺口溜(膜仁消失现两体,形定数晰赤道齐,点裂数加均两极,两消三现重开始)作为重点知识的系统归纳。创造性地运用顺口溜有别于学生机械化地背诵,它不但要求学生记忆得快、准、牢,而且饱含学生活跃的思维运动。教师可边显示顺口溜边引导学生思考:“膜、仁、两体”分别指什么?它描述的是什么时期的特点?“赤道齐”:谁整齐地排列在赤道板?“点裂数加”:什么点分裂了?谁的数目增加了?“两消、三现”的含义是什么?如果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顺口溜中的第四句该怎么改呢?顺口溜朗朗上口,学生兴致盎然、思潮澎湃,既让学生理解了,记住了,又让学生的思维能力有所提升。又如,本节课的课堂总结设计了一个学生动手活动“尝试制作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模型”, 既巩固了新知识,同时也提升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