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博学·慎思·笃行—小学语文学科主题式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8-03-03 15:59:2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博学·慎思·笃行—小学语文学科主题式教研活动阶段总结

在朝凤路这个书香四溢、充满朝气的校园里,活跃着一群积极进取、勤恳耕耘的老师,语文组的全体成员正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支中坚力量。我们在学校搭建的多元化成长道路上,在实践和反思中不断地锻炼、挑战、收获和成长。本学期,我校语文教研活动在继续坚持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语文课程性质特征及其教学规律,切合小学生学习的需要,努力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基础上,学习领会“三实践两反思”的理念,践行主题式课例研修的教研模式,努力实现“基于标准的教学”、“基于目标的设计”、“基于学生的课堂”。短短不到一学期的时间里,我们在不断的学习中摸索,在长期的实践中总结。下面我主要从本组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开展和现阶段的收获反思两方面进行汇报。
 
一、博学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作为传道受业解惑的教
 
师,不应只是一桶水、一缸水,更应该成为源源不断、生生不息的活水,只有不断的学习和接纳先进的事物,才能使自己成为“有本之木,有源之水”。
 
1.“请进来”——专家引领
 
专家的引领对于一线老师来讲,是一种最为直接的学习方式,我们从专家的讲座中能更直观地获取理论,获取经验,得到点拨。为了使语文的教研活动更有效,学校从上海请来了“师之蕴”工作室的关景双老师为我们做《主题式课例研修行动》的讲座,后结合一节语文的课堂教学,关老师又为我们展示了研修活动的主要形式。初步接触了这种研修活动的我们,是带有一丝丝的困惑与迷茫。
 
2.“走出去”——亲历学习
 
专家引领,开启了我们教研模式改革的第一步,理论先行,实践在即。我们语文组代表教师在李文利主任的带队下,远赴上海,深入到主题式课例研修的一线学校,切身参与到这种教研活动中,真正地把理论具体化到每一步。在外学习的日子里,老师们不仅仅更深入地理解了“主题式课例研修”的含义和操作,还见识到了来自教育发达地区的老师的专业素养以及极具特色的课堂教学,开阔了老师们的视野,也打开了老师们的思维。
 
二、三实践和三反思
 
1.分享和准备
 
外出学习的教师代表来自于各个年级教研组,学习归来后,他们立刻投入到学校的常规工作的方方面面中去,在忙碌间隙,他们利用琐碎的时间和本组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对即将开展的主题式教研活动的学习收获和独特理解,成为教研组里的先行力量,为学科教研组全面展开新的教研活动奠定了基础。第一次的正式分享由年轻充满干劲的代文欣老师汇报,她以《悟》为分享主题,从七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之行的收获。
 
在结合上海的主题教研的模式和本组的实际情况,李主任整合了关景双老师著作中的有关指导,制定了我校语文学科主题式课例观察的“六立”,即立标、立问、立议、立异、立用和立得,这六个观察点立足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与状态、学习成效三大基本点,辐射整个课堂教学的方方面面。
 
2.实践与收获
 
王远老师作为第一个呈现课例的老师,是对推进学校语文教研工作的义不容辞,更是对自己个人成长的殷殷期待。我校的语文学科一直遵循着“备、上、评、改”一体化的集体备课形式,通过“大家共备——一人主上——共同评议——完善改进”的策略,以一课带多课,加强研讨,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发挥集体的力量,提升教师的备课质量,实现备课互助、资源共享。开展主题式课例观察和研究的教研活动,我们仍旧采用了先集体备课的形式,五年级语文组的老师们为王远老师的“三实践”的落实,不知道花费了多少时间,听了多少次课,提了多少意见,他们为了把一段背景加入到课堂的哪一个环节更有价值而讨论,为了一个词语在课文中的理解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而争论。
 
第一次的课堂实践,王远老师略显紧张和生硬,设定的目标中,例如学生对课文大意的概括环节完成不流畅,引导不准确;有些重要环节漏掉等等问题,各个观课组的老师结合自己的观课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观察和思考,小问题、大问题一个不少都被“揪”了出来,大家在充分的头脑风暴中,各自吸纳着来自不同角度的思考,为王远老师的教学设计提出建议。
 
第二次的课堂实践中,王远老师根据大家上次的建议合理化调整了自己的教学设计,使整个课堂的流程更加清晰化,修正了上次课堂中学生自学思考空间不足的问题,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思考、讨论,进行自学总结。在课堂教学中,王远老师更加注重学习方法的传授和巩固,如结合学生的学段目标标准要求,指导学生按照记叙文的六要素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很好的解决了上次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在一次又一次层层跟进的诊断式教学研讨中,观课教师和做课教师的思想不断地进行着碰撞,在碰撞中彼此实现着自我的提升。
 
王远老师的课堂流程更加流畅,引导语和总结语都更为准确,上课的教态更加自然,对于课堂的学习目标的设定更加科学、贴合学生的实际学情,课堂上对学生学习的指导更为有效,真正实现了教学相长。而观课老师的听评课能力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了提升,更多的是立足课程标准,从更加专业化的角度去观察一节课的得失,而评课也脱离了表面式的交流,更有深度,更具有指导意义。
 
在整个课例研修的过程中,最不易做到但又是重要的一环是用笔说话,结合学、思、行、说。写能使自己的思想行为不断深化,“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我们在“三实践”的过程中,同时进行了听课老师的三反思,组内老师在听课观课之后根据自己的观课指标写出了三次的观课报告。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