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第三课《捺的变化》教学设计
- ·下一篇教案:第五课《钩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四课《点的变化》教学设计
第四课《点的变化》教学设计
授课人:郑锡涛
课型:临摹•训练
课时: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颜体楷书点的种类及形态特征;
2、了解颜体楷书点的运笔方法,学会各种点的写法;
3、实践感受颜体楷书点的动笔动作。
教学重点:
了解颜体基本笔画的点变化特点,学会长点、撇点、挑点、垂点、瓜子点、竖点的写法;临写“下”、“不”、“判”、“寅”、“京”、“洗”、“宫”、“宗”、“主”、“恨”、“悟”进行巩固撇的变化,感受颜体楷书的艺术风格。
教学难点:
能掌握点的动笔动作,把握颜体基本笔点的不同写法。临写“下”、“不”、“判”、“寅”、“京”、“洗”、“宫”、“宗”、“主”、“恨”、“悟”,掌握不同点的形态特征。
兴趣点:
1、通过争做“小书法家”激发学生兴趣及练习热情。
2、学生上投影仪练习给予表扬鼓励。
3、与老师的作品进行比较,提高兴趣。
观察点:
1、如何学看颜体的笔画走势图,观察颜体起笔、行笔、收笔用笔方法。
2、注意观察颜体笔画的形态以及感受颜体艺术风格。
3、临摹什么,掌握什么。
教学准备:
教师:示范用笔、示范用纸、磁铁、墨汁、笔架、盘子、多媒体等。
学生:毛笔、练习纸、宣纸、墨汁、字帖、羊毛毡等。
作业要求:
7、 练习长点、撇点、挑点、垂点、瓜子点、竖点。
8、 临写“下”、“不”、“判”、“寅”、“京”、“洗”、“宫”、“宗”、“主”、“恨”、“悟”等字。
教学措施:
通过欣赏视频,欣赏大师作品和范作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鉴赏水平和临摹能力。
教学方法:
欣赏、讲授、示范、练习、临摹等。
教学过程:
二、 谈话导入:
同学们,“点虽小,可影响整面”在书法练习中,点是基本笔画中变化最多的笔画,我们不能忽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点的变化,请大家仔细观察它的形态特点,思考它的运笔方法,体现它的动作特征。
三、 用多媒体呈现出有不同形状的点的字。
“下”、“判”、“京”、“宫”、请同学说出他们各自的形状或特征。然后教师给出名称:
“下” 长点,因它较长,所以叫长点;
“判”撇点,因它似短撇,所以叫撇点;
“京” 字中的“小”中的撇写成点为挑点;
“宫”字中的第二笔写得垂下,因此叫垂点;
老师解析:如“京” 字中的“小”中的撇不写成点为挑点;教师示范后提问,好不好看。学生:不好看。因为改成挑点与最后一个点形成呼应,,所以短撇要改成挑点,这是书法的规律。
三 认识笔画外形及运笔特点
用多媒体呈现长点、撇点、挑点、垂点、瓜子点、竖点:启发学生观察每个点的形态特点,比较不同之处。
四、教师真笔在投影仪上示范,边运笔示范边讲解要领。
五、学生练习。
学生用透明白纸摹写,用课前已准备好的A4白纸摹写“下”、“不”、“判”、“寅”、“京”、“洗”、“宫”、“宗”、“主”、“恨”、“悟”各三遍。
六,教师指导学生临写有斜捺和平捺的范字。
七、作业讲评(选择学生作业两张评析)
八、总结本课
今天的这堂课我们了点的种类、以及不同的捺形状和写法,虽然写的难度较大,但只要大家注意笔画基本笔法,按照笔路图书写,再注意提笔按笔,注意轻重变化,相信大家会有更好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