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2017-2018第二学期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和进度表
- ·下一篇教案:2018年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4到6单元表格教案
2018年北师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六、达标检测
完成练一练第2题,并交流。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拓展提高
甲乙两人共写了200个大字,其中甲写的是乙的4倍,求甲乙两人各写了多少个大字?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板书设计
方程
教学目标:
1、认识方程。
2、会用方程表示简单情景中的等量关系。
教学重点:怎样建立等量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等号两边分别表示什么含义。
教 法:自主探究法、发现法。
学 法:讨论法,小组合作
教具准备:天平(8个)、小黑板 。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同学们玩过跷跷板吗,如果两个小朋友的重量一样,会出现什么情况?对,这就是平衡,今天我们就用到一种称量的工具——天平,天平由天平秤和砝码组成,当放在两端托盘的物体重量相等时,托盘就会平衡,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组的天平。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二、探究新知,交流自学情况
(一)读课本66页,相信你可以完成下面各题。
1、天平左边的托盘里是( ),右边的托盘是( ),天平的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了,那么两边( )我可以用这样说( )+( )=( ),用x表示樱桃的质量,那么是( )
2、4盒种子的质量一共是2000克,我可以这样说( )×( )=( ),用y表示每盒种子的质量,那么( )
3、一个装有2000毫升水的铝壶可以倒满2个热水瓶和1个水杯,我可以这样说( )+( )=( )用z表示热水瓶的盛水量,那么( )
(二)、小组展示成果,
探究目标一:方程的意义
上面的等式的共同点( ),什么叫做方程?
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三、点拨升华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方程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独立思索小组交流总结方法教师点拨。
四、达标检测
1、用方程表示下面的数量关系
(1)x的1.5倍除以1.2,商是0.25.
(2)从30里减x的2倍,差是14.
(3)50减去5的差,再加上4个x,结果是61.
(4 )x个2与x的5倍的和等于x的一半.
2、完成89页练一练第1、2题。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五、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六、拓展提高
一列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0千米,开了3小时到达乙地,甲乙两地相距x千米,甲乙两地的路程是( )
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七、作业设计:完成相关配套练习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解方程(一)(二)
教学目标:
1. 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 能够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答简单的方程。
教学重点: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
教学难点:知道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教 法:发现法、尝试法。
学 法:自主探究法
教具准备:小黑板、天平1个。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用等式的这个性质来解决有关方程的问题,求出我们的未知数,产生质疑,引入新课。
三、探究新知
(一)、交流自学情况、利用规律、尝试应用
1、认真观察情境图。
2、根据图中数据信息,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二)、小组展示成果。
1、小组内交流自学的收获和疑问。
2、展示汇报学习情况。其他小组补充完善,评价病可以提出疑问,由展示组优先解惑,有问题其他组补充,最后由组长做总结发言组内交流、解疑、个别汇报、老师点拨。
四、点拨升华
等式两边同时加或减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五、当堂训练
1、练一练 1题。
2、完成练一练2、3题,并交流。先独立做,最后组内交流。
六、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或不明白的地方? 先小组内说一说,最后班上交流。
七、拓展提高
李明从家到学校525米,他走了15分钟,求李明的速度是多少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猜数游戏
教学目标:
1. 通过猜数游戏等活动,学会用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
2. 通过解决问题,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重点: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解ax±b=c的方程
教学难点:学会分析、理解和解决含有未知数的数学问题
教 法: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尝试法。
学 法:小组合作法
教具准备 小黑板、课件。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呈现目标,揭示课题,认定目标
昨天我们已经学习了列方程解答简单的应用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在信息呈现时,教师用课件呈现主题图,让学生在两人的对话中,主动地获得信息和发现问题。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