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语文教案三年级语文教案

2019年新教科版三年级语文下册4学步教案及作业题答案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网络  发布时间:2019-02-18 21:31:34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4  学步

教学要求
1.会认“摆、厨、咧”等8个生字,会写“居、摆、凡”等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走路”和“生活”的内在联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4.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重点难点
1.结合自己学步时的真实体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的感情变化。  
2.感悟勇敢地、脚踏实地地走好人生旅途的哲理。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会认“摆、厨、咧”等8个生字,会写“居、摆、凡”等1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每个人的成长都会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稚嫩到成熟的过程,你们可能已经忘记了自己刚刚蹒跚学步时的样子了,但是你知道吗?你们学走路时迈出的那几步对你来说是多么重要吗?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文章《学步》,了解一下这个重要的意义是什么吧。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 
1.初读课文,我们不仅要读准确,还要用心去感受。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不添字,不漏字,把字音读准确,还要把声音放轻一些。读完想一想,你从文中感受到了什么?(板书:父母的欣喜 儿子的高兴)
2.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顺句子。   
3.同桌之间互读。注意要读正确、通顺,读出感情。    
4.根据同桌提出的优点与不足,再试着练读一下。 
5.分段指读展示。谁愿意把自己读得最好的一段展示给大家?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并加以指导,帮助其纠正。    
三、识写生字。 
1.出示字卡,认读生字。(课件展示) 
2.引导学生发现田字格里多数生字的构字规律和结构特点。(课件展示) 
3.学生当小老师当堂交流。 
4.练习写字。  
四、小结,齐读课文。
边读边想:让作者感到震撼的是什么?
五、课后反思:
《学步》以父母的口吻描述了儿子学步时的情景。文章从看到儿子蹒跚学步,联想到学步只是人生旅途的开始,希望孩子脚踏实地地不畏艰险勇往直前,顺利地踏上人生之路,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父辈对孩子的一片深情和良苦用心。
本课的教学难点是理解关键语句的含义,例如:“生命的过程,大概就是学步和寻路的过程。”为了突破难点,将学生引进文本,一个个成为文中的学步者,再现儿时的这个平凡而伟大的经历,那么就不难理解文中所讲的“你的生活从此开始有了全新的内容和意义”这句话的含义了,也能体会到父母的深情厚意。
首先,理清文章脉络,由“居然会走路、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天”入手,让学生找到学步的艰难。学生需精心阅读文本,体会父母的心情。 其次,让学生抓住某一片段精心阅读,归纳出有关描写心理感受的词语,诸如“胆怯”、“自豪”、“勇敢”、“新奇”、“坚持不懈”等。这就是一个感悟的过程。在此基础上的朗读训练,应该定位于朗诵。
 
 
课堂作业新设计
1.读一读,连一连。
chú  liě   qián   zá   
 
 
砸    潜   咧    厨
 
附答案:
chú  liě   qián   zá
 
 
砸    潜   咧    厨    
 
2.看拼音,写词语。
jū   rán      bǎi   dòng     suí     biàn       wēi   xiǎn     
(       ) (       )   (           )   (          )
附答案:
居然    摆动  随便  危险
3.辨字组词。
凡(       ) 容(       )甩(       )架(       )跤(       )
几(       ) 客(       )用(       )驾(       )校(       )
附答案:
凡是  几个  容易   客人  甩动  用力   架子   驾驶   摔跤  学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分析关键语句的含义,体会“走路”和“生活”的内在联系,感悟文章的主题思想。 (重点)
2. 激励学生要不畏艰险,以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难点)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检查朗读,导入课文 
1.出示学生容易错的的字。
  转(zhuàn zhuǎn) 挣(zhēng zhèng)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仔细思考:这篇文章围绕着一个什么事情来写的?

[1] [2]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7012819号-1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