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
- ·下一篇论文:维护与促进教师心理健康的认知重建
评四年级辛老师上《鸟的天堂》一课
评四年级辛老师上《鸟的天堂》一课
《鸟的天堂》讲了著名作家巴金先生和他的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时所见到的不同景象,表现了大榕树的庞大和茂盛,以及被称为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现了作者对大自然中这种生命现象的热爱和赞美。
在多媒体教室中,在辛老师的引领下,我有幸领略了一回辛版的《鸟的天堂》的美。听课后感受如下:
第一该教师能抓住本课的特点,采取了以读为主的教学方法。《鸟的天堂》是抒情的文章,行文优美。该教师能引导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朱熹说过:读得熟,则不待解说,其义自现也。老师的朗读指导比较有效。在练读时,不只是从朗读技巧上读好,更让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读是为了促进悟,悟是为了提升读,朗读与感悟相结合。在这一课中教师适时地采用了默读,个别读,齐读,示范读,分男女生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积淀语言,内化语言。
第二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体现了以生为本。能把学生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时间,空间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教学环节丝丝入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找出了关键词,重点段落,使学生较容易想象出榕树的枝叶茂盛景象和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逐步将课文的重点突出,难点突破。使学生真正领会到了课文后的那句话,带引号的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的真实含义。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美!
第三多媒体的适时应用,给了学生感性材料,为教学起到了很好的辅助作用,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在课件的展示中,我们看到了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看到了大榕树的根,看到了大榕树的绿叶明亮翠绿,看到了水边卧着的大榕树的生态美。这些画面的展示,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感性直观中理解了课文内容。
第四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能对作者的写作方法予以分析,让学生理解静态描写及动态描写的写作技巧,这对学生以后的习作无疑具有指导意义。
教学是一门有遗憾的艺术。在拓展思维部分,教师引导学生体会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时,我认为在时间上较为短暂,留给学生的思维时间较少,显得有点仓促。
在这春寒袭人的时候,有幸听了辛老师《鸟的天堂 》一课,再次体会了鸟的天堂之美!谢谢,谢谢辛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