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综合性学习”—小学语文课堂活力的源头之水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5
[pages_luzhuba]

七、丰富学生生活, 找到“源头”

“生活即语文”,我们积极引导学生从社会生活、自然现象中去发现问题,开展语文实践,进行探究性学习,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学生学语文的实践机会。

关注地方特色文化的活动

常德自古就是名城,留下了名人的足迹,留下了桃花源、武陵然、夹山寺、五雷山等名胜古迹。这些都是学生进行语文实践活动的好材料。我组织学生开展了《夸夸咱们的家乡》的活动,让学生调查了我县的历史人物、名胜古迹、旅游风景、名优特产等,写出了调查报告,并在全班交流。交流中,学生有的画画、有的导游、有的当记者……形式多样,生动有趣。

我们把视线落在家乡这块热土上,以乡土文化为内容,以综合实践活动为形式,广开资源,使语文教育生活化,语文生活教育化。“擂茶文化”就是我们学校所在地最有代表性的乡土文化资源,我们选择它,旨在以此为点,引领学生走进擂茶。如桃花节时,我们开展《走进家乡的擂茶》的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上网搜索、查阅书籍,在学生产生深入探究欲望时,引导将问题分类、人员分组,学生通过调查研究并将收集到的资料筛选组合,以各具个性的表现形式(诗朗读、演小品、编手抄报、美文共赏等)展示汇报。学生在了解擂茶的由来、习俗、意义时,积累擂茶文化,爱国热情随之激发,且学会了围绕主题、搜集、筛选、整理及运用信息的能力。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从物质到精神上感受到了家乡文化的内涵和魅力,引领他们投入到生活中去自主探究家乡文化的底蕴,而且把地方文化作为我们今天创造生活、建设新文化时提取基因、提取元素的仓库,让它成为源远流长、应时而动的“活水”了。

来自日常生活的活动

“生活处处有语文”, 使学生从生活中学习语文,然后将语文运用到生活中去,这也就达到了学习语文的最根本目标。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到户外活动,借以训练他们的合作意识和生存技能,让他们感受生活中的美,感受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懂得劳动创造美的内涵,对他们进行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教育。寒暑假期间,让学生对家乡的水资源进行了解,通过实地考察让学生认识到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逐步让他们形成珍惜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春节期间,还让学生走亲串友,收集春联,了解风俗习惯。。。。。平时,我还注意引导学生做有心人,看看公路两旁的宣传标语,找找店铺上不太规范的字,记记有价值的招牌,讲讲报刊上的新鲜事,写写感兴趣的话题。还可以借助黑板报、手抄报等形式积累语文素材。哪怕是广告语,宣传标语也不能放过。

[pages_luzhuba]

生活处处有惊喜。去年冬天的一场雪给同学增添了几分惊喜,几多情趣,更为语文综合性学习提供了极其难得的素材。那天有好几位老师放弃原定教学内容,带领学生走进了满天飞雪中。让学生们在雪中尽情玩耍,尽情感受。之后开展了综合性学习的课题《说雪》。说雪的谚语,读雪的课文,唱雪的歌曲,背雪的诗篇,问雪的问题,查雪的成因。这种因时制宜,身临其境的教学,学生兴致极高,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带领学生进入生活中的语文世界后,学生发现,原来生活中语文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其乐无穷。只有生活中的语文才如此的鲜活生动、丰富多彩。这就是鲁迅所羡慕的高墙外的另一片天空。

3、来自家庭生活的活动

家庭是社会的一分子,家庭生活充满温情和乐趣,是学生最熟悉的生活,是一种非常宝贵的课程资源。另外,家庭环境较之学校环境更为轻松,小学生好游戏、好模仿,而又喜欢野外生活、喜欢合群。在节假日,与家人一起去郊游,或者到亲朋好友家去做客,他们看着、学着、模仿着。活的语言总是存在于认识和交往之中:学会听,听准别人的讲话中心;学会说,说清自己想表达的观点。在交往中他们了解了风俗民情,学到了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互助,更有了平时在学校里所没有的经历,让学生从家长那里学到在课堂学不到的东西。综合性学习“走进家乡的美景”就充分利用家庭来开展,而且在这样的活动过程中,使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亲密。

来自社会生活的活动

现代社会瞬息万变,社会新闻层出不穷。纷繁复杂的社会不可能让学生时时处处去了解,但人毕竟是社会的人,必须接触社会,融入社会。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社会生活,了解社会时事,思考某些社会问题,让我们的语文教学走向社会,向社会开放,综合性学习活动便很好地顺应了这个要求。教师根据大家共同关注的问题组织调查、讨论、交流是综合性学习的又一种形式。如针对环保问题日益突出的事实,我们引导学生开展“保护家乡水资源”活动:①学习新闻内容,讨论:水污染是怎么回事?如何造成水污染?水污染有什么不利?(观看、阅读、讨论)。②开展调查研究活动:观察家乡的河流中有没有漂浮的杂物?河边有没有工厂?河岸上有没有垃圾?水的颜色怎样?等等(小组合作、调查访问)。③组织口头交流(口头表达)。④写成研究报告,并发出保护家乡水资源的倡议(写作)。在活动过程中,学生细观察,用心思考,积累资料,参与讨论,活动的过程是学生了解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是增长知识、深化认识的过程,是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过程。

总之,综合性学习课活动的开展,“活水”非常重要。我们走进小学新课程,走进小学新课堂,自然会走进小学综合性学习实践,它是我们学习过程方法中不可缺少的法宝。它有利于教师促进今后的教学,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打下坚实的基础,使学生终身受益。我们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提供的弹性空间,对综合性学习进行二次创造,采用灵活多变、丰富多彩的活动的形式,如竞赛型、表演型、辩论型、游戏型、赏析型、指导型等,同时从课内延伸到课外,进行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真正做到“语文的外延等于生活”,只有这样,才能以利于最大限度地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提高他们的成绩。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