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七年级数学有理数的乘法教案
- ·下一篇教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轴对称图形教案
七年级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教案
7.1 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第一课时 7.1-1 三角形的边
重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难点: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一、阅读教材P63-P65的内容
二、独立思考: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三角形.
2、如图的三角形记作___________,它的三条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三个顶点分别是_______________,三个内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共有_________个三角形,其中以AC为边的三角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以∠B为其中一个内角的三角形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长度的三条线段能组成三角形的是( )
A、2,2,4 B、3,4,1
C、5,6,12 D、5,5,8
5、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的边长分别是6和4,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2 B、1
C、4或2 D、4或6
6、三角形按边分为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角分成三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一位同学用三根木棒拼成下图中的图形,其中符合三角形概念的是( )
:找出图中所有的三角形,并把它们表示出来。
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8厘米和4厘米,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试化简:
(1)|c-a-b|-|b-a-c| (2)|a+b-c|-|b-a-c|
一、课堂练习:
1、教材P65练习第1、2题
2、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厘米,、4厘米,则第三边a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6厘米和7厘米,第三边长是偶数,则第三边长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
4、如图,找出图中所有的三角形。
二、作业布置
教材P69第1、2、6题;
教材P70第7题,
三、自我检测
(一)选择题
1、∆ABC的三边长为a,b,c,且a>b>c,若b=6,c=2,则a的取值范围是( )
A、4<a<8 B、2<a<8 C、6<a<8 D、7<a<8
2、如图,为估计池塘岸边A,B的距离,小方在池塘的一侧选取一点O,测得OA=15米,OB=10米,A,B间的距离不可能是( )
A、20米 B、15米 C、10米 D、5米
3、已知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厘米和8厘米,则此三角形的第三边的长可能是( )
A、4厘米 B、5厘米 C、6厘米 D、13厘米
4、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5,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x,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0<x< B、x C、x> D、0<x<10
5、如果线段a、b、c能组成三角形,那么它们的长度比可能是( )
A、1:2:4 B、1:3:4 C、3:4:7 D、2:3:4
(二)填空题
6、一个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它们的长分别为50厘米和70厘米,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的长为x厘米,则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7、如图,在∆ABC中,AB的=所对的角是__________,∠BAC所对的边是_______,AC在∆ABC中是_________的对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