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坐井观天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 ·下一篇教案: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共享网上邻居资源》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第三次研磨教学设计
《13.坐井观天》【第一课时】第三次研磨教学设计
执教:林宇静 上课班级:二(5)班
一、教学目标
1.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沿”、“际”、“信”三个新字;正确书写“沿”、“蛙”;
2.理解“井沿” “无边无际”等词语。
3. 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使用多种方法,识记本课新字;
教学难点:使用多种方法,理解本课词语。
三、教具准备:ppt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朗读识字四的词语,个别读,全班读。
【设计意图:温故知新】
2、导入新课,齐读课题。
过渡语:有一只小青蛙,坐在了一口井中,仰望天空,它眼中的蓝天又变成了什么样子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13.坐井观天》
(二)课题质疑,识读“观””
1、师板书课题,设问:看题目,你知道了什么?
2、学生根据题目回答。
预设①:观是什么意思?;②谁坐在井上看天?
追问:哪个字是“看”的意思?
【设计意图:此处质疑目的是让学生了解到有些课题可以告诉读者文章的主要事件,从而学会由课题入手,抓住文章主要事件,找出时间、地点、人物,快速了解文章大意。】
3、ppt:“观”,学生根据字理识记“观”。
4、题目质疑:谁坐井观天?
下面我们赶紧来读一读课文,了解一下吧。
(三)初读课文,识读生字
1、学生按照阅读要求初读课文。
ppt: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①朗读课文,读通顺;
②拼读拼音,认读叶子上的生字。
2、检查朗读,认读生字新词。请学生当小老师带读。
3、开火车认读生字ppt
4、摘苹果游戏。
【设计意图:用各种形式调动学生认读积极性。】
5、理解词语:学生读词语并提出不理解的词语,由学生解决,特别理解:井沿和无边无际】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理解“沿”的内在含义。】
6、积累多音字:答。
五、观看情景朗读《坐井观天》,感知大意
【设计意图:边听边看,了解课文梗概。】
1、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教师随机用简笔画配合板书,贴出青蛙和小鸟的位置,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文章大意。)
【设计意图: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之上,默读课文,根据问题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六、书写八个生字。
学生观察生字字占格,教师重点指导沿、际,还。
六、作业:思考:如果青蛙跳出井口,它会说什么?
七、板书设计
13 坐井观天
无边无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