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如何搞好中低年级童话的阅读与教学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5-08 08:54:01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如何搞好中低年级童话的阅读与教学
童话故事在中低年级教材中占有较大比重。新《课标》对中低年级阅读教学的要求、学生的心理特点都要求童话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因此,中低年级童话阅读教学重点在于带领学生进入故事情境,使学生和故事人物心灵产生共鸣;通过角色朗读、表演课文、续编故事等形式来训练语感、感悟课文;激发和尊重学生独特的内心体验。
(一)入情入境,心灵共鸣
中低年级教材中的童话故事一篇篇文质兼美,语言浅显生动,充满童真童趣,会让学生产生许多惊异的感想。因此,教师不要过多地讲解,应该多方面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入情入境,当学生纯真的心灵与童话中的人物心灵产生共鸣时,学生自然能够领悟课文的真谛。
二年级下册《丑小鸭》是根据安徒生同名童话改编的一篇童话故事。文中塑造了一个丰满的童话形象——“丑小鸭”:因为相貌丑陋,丑小鸭一出世,除了鸭妈妈,谁都欺负她;可怜的丑小鸭只能选择离家出走,但仍然逃脱不了小鸟讥笑、猎狗追赶的厄运,甚至差点被冻死……但最终历经磨难的丑小鸭变成了一只美丽的白天鹅。教学时,如果泛泛而谈,学生很难对课文有更深层次的内心体验。
彭老师在上课的时候设计了这样的教学情境。
师:丑小鸭在家受人欺负,离家出走又担惊受怕。如果你是丑小鸭,此时心里会怎么想?
生1:我会想,我长得那么丑,没有人会喜欢我,我太可怜了。生2:我到底哪里不对,为什么你们一个个都不喜欢我、欺负我?生3:我不该离家出走哇,在家里至少还有妈妈保护我,现在我好后悔。
一个“你”字的发问,使学生进入了作品的情境,产生了换位移情的功效,使学生感同身受,产生真实独特的情感体验。
(二)角色朗读,训练语感
童话作为阅读内容契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童话故事一般通过大量的人物对话来表现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在教学中,通过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让学生进入角色内心世界;同时,在朗读中,通过对对话语言的品味、赏析,训练学生的语感。
二年级上册《小柳树与小枣树》是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对话,生动地说明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故事中的对话,非常符合儿童生活用语。通过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不光加深学生对角色的理解,更能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师:谁能把自己想象成小柳树,带上动作和表情读一读小柳树的话?
生1:(戴上头饰,做出不屑的表情,边说边提起自己的裙子)“喂,小枣树,你的树枝多难看哪!你看我,多漂亮!”生2: “喂,小枣树,你怎么不长叶子呀?你看我,多漂亮!
(读完后甩一下自己的头发,又转了一圈身子。)
师:表演得真好!我们大家也来读一读吧。
从以上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角色朗读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童话故事的理解,也积淀了语感。
(三)多元解读,个性感悟
童话故事所包含的人文内涵是十分丰富的,童话教学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对童话的多元感悟。教师不应拘泥于教学参考书的提示和单一的评价尺度,要尊重学生极具个性的独特见解和阅读感受。
师:同学们,学了《丑小鸭》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有什么想说的?
生1:学了这个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不要瞧不起现在看上去弱小的人,说不定人家以后比你强。
师:说得真好,我们确实不应该瞧不起别人。
生2:丑小鸭历经磨难才变成白天鹅,看来真是“好事多磨”。
师:“好事多磨”用到这儿太恰当了!
生3:我知道了我们还小,不应该离家出走。那样会受更大的苦。
师:是的,我们要记住这一点。
生4:丑小鸭在家里他也会变成天鹅的。
学生的有一些回答甚至超越了我的预期,但他们都说得有一定的道理,我都予以肯定。我相信,他们的这种体验比老师告诉他们的“大道理”要珍贵得多。
(四)拓展阅读,加深理解
学了四年级《云雀的心愿》这篇课文,老师希望同学们能通过拓展阅读,加深对环保的理解。
师:说得真好!其实,这是云雀的心愿,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心愿。走出这个童话世界,让我们再来看看这些资料,现在森林正受到很大的破坏。你想说什么?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生:我们应该行动起来!植树造林。
生:我们应该倡议大家一起来保护树林。
生:我们应该劝告那些人不要破坏树林。
师:同学们,刚才大家说得都很好。森林的破坏,大自然也开始报复人类了!让我们赶快行动起来吧!植树造林,让大河不再泛滥,让沙漠变成绿洲,这是云雀的心愿,也是我们人类共同的心愿。
总之,中低年级的童话阅读教学,要尽可能让学生进入情境,和人物心灵产生共鸣;要通过角色朗读或者表演课文情景剧等形式,训练学生的语感;要激发学生多元解读,尊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要通过续编故事等形式深化学生对童话的理解。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