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编演“课本剧”,焕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21 08:24:20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编演“课本剧”,焕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魅力
三角小学 黄常英
课本剧与学习课文有着密切的关系,科学地组织学生进行课本剧的教学,能充分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有助学生更深刻理解课堂,提高各方面素质。
“课本剧”是根据课文内容编排而成的小品式的表演节目,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说,是一种类似于小品表演的教学形式。“课本剧”在语文课中较为常见,这是一种充满教育潜力的教学形式,其突出的优点在于:
因此语文老师可以结合课文特点和教学实际情况,对一些表演性较强的文章进行改编,组织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表演课本剧,激活课堂,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快速发展。
在语文课上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目的不是为了表演,而是以课本剧的形式来带动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益。所以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做足准备功夫,全面设计活动环节,才能组织成功,取得真正的教学效果。一般来说,可以按以六步来进行:
一、 熟悉课文,挖掘“剧”点:
课本剧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但不是每篇课文都适合组织课本剧。如果死搬硬套,一味追求形式,会起反作用,削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种教学形式,也不能节节课都进行,教学活动一旦成了学生的“家常便饭”,其兴趣自然就会淡化。所以,教师必须先研究课文,挖掘教材中所蕴含的适合进行表演的“剧情”,再根据教学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开展的形式。同时,引导学生预习,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扫除一些简单的学习障碍。
二、 改文为戏,巧编剧情:
一旦选择课本剧这种教学形式,接下来的工作是把课文的相关内容改编成课本剧。课本剧的形式可以是“按部就班”,编排成与课文内容相同的剧情,如学习《海豚救人》一课时,表面上似乎没有什么“剧情”可表演,但笔者在教学中将课文相关内容设计成三头海豚在互相争吵“我最棒”,让三个学生分别扮演三个“海豚救人故事”中的海豚,把故事的讲解融入到争吵中。结果,学生兴趣盎然,结合课文内容,灵活发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总之,教师可根据课文内容,结合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改编,灵活设计课本剧剧情。也可以放手让学生自由发挥,自编自演。
三、 以演导读,研读剧本:
这一步是课本剧表演得成功的关键。要表演课本剧,首先必须对其“剧本”--课文进行研读,甚至要钻深研透,才能便之后的表演有根可循,有本可依。所以不但课前预习要让学生熟读课文,而且在课堂中要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深入领会课文,引导学生找词画句,抓住文中描写人物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及外貌特征的词句,进行深入的讨论学习,为下面的表演作好正确的充分的准备。如《景阳冈》一课,可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这就得引导学生紧紧扣住课文中描写武松的动作神态语言的词语,如“闪—揪—按—踢—打”等词语,才能把武松当时的勇敢、机智、细心表演出来,精彩得很。
四、 演练导辅,全员参与:
剧情设计好了,对剧本(课文)也有一定的认知准备了,就开始进行课本剧的排练。这个环节是学习的重要一环,要引导学生分工合作,有的做演员,有的做导演,有的做观众和评委,有的做“幕后”辅助人员,或兼做,从而充分调动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演练之中来,各抒己见,合作交流,共同进步。如学习《西门豹》一课,我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把学生分成几个大组,组长带领组员分好角色,选定人员演西门豹、老伯、巫婆、官绅等,其他同学做导演,对表演的排练提出意见。有时同一个课本剧的表演,也允许不同学生进行表演,因其个性不同,表演的风格迥异,显得趣味横生。总之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面向全体,引导学生全员参与,全程参与,促进每一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锻炼和提高。
五、 悟文评戏,演评结合:
许多教师都组织过学生进行课本剧表演,但往往学生表演完了,好坏不理,忽视对表演的评议。这就丢失了一个极好的教育机会。读、演、评是要取得优良效益三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三者相结合,既有利于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又有利于学生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课文。如教学《晏子使楚》一课,我组织学生表演后,让全体学生做导演和评委,紧扣原文,抓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特的词语,指出哪些地方表演得好,哪些地方表演不够恰当。结果学生都能对表演的优劣进行精彩了的评议,取得满意的教学效果。
六、 总结拓展,回戏扣文:
如前所述,组织学生表演课本剧,目的不是为表演而表演。所以“万变归宗”,在表演课本剧后,应及时回应课文,把通过小品表演后所得的理解和感悟进行巩固深化。可以让学生有感情朗读课文,可以谈学习体会,可以是课后收集相关的信息资料等。把学习重新引回到课文的语言文字中来,扎实培养语文能力。
    综上所述,课本剧表演,是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一种很有潜在功效的教学形式。这种教学形式可以活化课堂,激发兴趣,引导学习。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和实际情况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有因素,发挥课本剧独特的优点,促进学生的学习,使语文课堂教学在有限的时间内“教得轻松、教得精彩、学得快乐、学得精益”。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