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应如何备课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5

教师要做到三维目标的整合,首先要确定明确的课堂教学目标,且这个目标必须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与学生的认知水平、心理特征、能力基础相适应,既面向全体,又关注差异,具有层次性。其次,教师在认识上,三维目标应是一个整体,在目标阐述上既要注意到知识技能的理解与掌握,又要强调在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培养能力,同时还不应忽视在这过程中体验学习的情感。

在《复式折线统计图》中,如果目标简单地定为“让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就显得过于注重知识技能目标,缺少对学生认识过程与方法的培养、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思考。基于以上的思考,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

1、使学生经历用复式折线统计图描述数据的全过程,了解复式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能看懂复式折线统计图所表示的信息,能根据要求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

2、使学生能根据复式折线统计图中的信息,进行简单的分析、比较和判断、推理,进一步增强统计观念,提高统计能力。

3、使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参与活动的兴趣以及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

目标的这样制定,从知识体系上看已经打破了“让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学会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这样单一的模式,将其整个“统计系统”之中,不仅使学生学会了如何制作,更使学生了解了单复式统计图以及与条形统计图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对于统计图有了一个整体上的认识,同时也深深地体会到对于某些项目的统计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统计的优势。

五、灵活多样,综合适当,多角度的选择方法

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确定之后,教学方法就成了关键。因为先进、有效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有预设和封闭走向生成和开放,能创造性地引发学生思维朝多向发散,赢得对课程知识有意义、有价值的深度构建。正如巴班斯基所指出的那样:“选择对某节课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核心问题之一。”那怎样来优选教学方法呢?《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选择有利于改变单一的、枯燥的、以被动听讲和练习为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中去思考、去质疑、去辨析、去释疑的教学方法成为了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教学实践的重要方面。

《复式折线统计图》中为了让学生明确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和用处,提供了一些材料让学生观察、操作、讨论、自学等方法,引导学生概括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与单式统计图的区别等,因此在教法上采用了讨论法、讲解法等。

《用字母表示数》中首先让学生从画画的游戏体会用符号表示数,然后从猜数游戏,体会用字母可以表示不确定的数……让学生的思维经历从具体到抽象的过程,这一环节采用了引导发现法。而后在教学含有字母的式子的简写规则时,采用了讲解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堂教学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不同的教学方法与学习方式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在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处理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要采用哪种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关键看你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有没有发现的价值,凡事要有个度,厚此薄彼是不对的,要尽量扬其所长,避其所短。

备课是一个古老的话题,也是一个常新的课题,在不同的时代会有不同的要求。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的今天,究竟该怎样备好课,还需要我们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探索.

上一页  [1] [2]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