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语文论文

优化习作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8-13 12:27:3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优化习作教学过程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新的作文教学理念强调作文教学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创造性地表述自己对世界的感受和认识,与他人进行交流的能力;是要用富有个性化的语言,表达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发现,内容和形式不拘一格,体现个性。根据作文教学目的,我们要不断反思自己过去的作文教学过程,重新认识作文教学的目的和方式,努力优化作文教学过程。

  优化作文教学过程,我们认为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去着手:

  一、激趣——让学生“乐”起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大家公认的至理名言。为什么传统习作教学会陷入一种高耗低效的怪圈,为什么教师、学生往往会谈“作”色变。最根本的原因在于,我们过去的习作不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不是学生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而是教师强加给学生,命令式的内容,确实叫他们无话可说。要想让学生对习作感兴趣,就必须先让他们爱上习作。

  1.在指导中激发学生习作兴趣

  习作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头痛、枯燥的事情。在习作指导中,我们改变过去空洞指导学生习作方法的做法,把指导习作转变成指导学生玩上来,学生的兴趣就会来了,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一次活动,也就有了习作的内容。

  2.在赞赏中培养学生习作兴趣

  “明星是捧出来的,好习作是夸出来的”。对于学生的习作,我们的做法是,从来不给不及格,并且用极富鼓励的语言点评学生习作的某一段落,甚至某一句话、某一个用得特别准确、生动的词。让学生们看到自己的点滴成绩与进步,体会到自己习作成功的喜悦。

  二、体验——让学生“动”起来

  生活是习作的源头活水。生活在大千世界中的每一个学生,每天都在感受着生活的多姿多彩,只是这些内容还没被他们重视,教师有责任带着他们走进自己的生活,去观察、去体验、去记录。在校园,在家里,在回家路上,无论在哪里,只要用心,都会发现有趣的事。不要忽视,这就是他们的真实的生活,这就是练笔的“源”。这“源”里充满的是童心、童趣、童真。

  我们在习作教学的研究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生活,仔细观察,认真寻找其中的素材。我们鼓励、引导学生建立自己的个人素材本,收集看到的、听到的人和事,用几句话写下来就是自己的习作。在作文指导课上, 我们鼓励学生自己命题,进行自由练笔。教师还可以经常组织学生进行一些校外体验活动:放风筝、野炊、挖野菜、捡鹅卵石,调查小河流域的环境。……这样做,既引导学生走进自己的生活,寻找到写作的源泉,又让学生的真情实感在习作中自然流露,让他们的观察力、创造力和个性在习作中得到培养与张扬。

[pages_luzhuba]

  三、评价——让学生“ 活”起来

  《新课程标准》告诉我们,小学生习作说到底就是写自己的生活,写内心的活动,写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生愿怎么想就怎么想,愿怎么说就怎么说,愿怎么写就怎么写。无论是作文的内容还是作文形式都是开放的。因此,我们不能要求学生出口成章、妙笔生花,要蹲下身子,用儿童的眼光欣赏、评价学生的习作。小学生对教师所作的习作评价还是十分“在意”的。这就要看教师的评价是否具体,是否恰如其分,是否对他的习作有信心。学生既不喜欢过头的评价,几句过头的大空话,使学生如坠入迷雾之中,昏头转向。学生也不喜欢刻板的苛求。一味地说这也不好,那也不行,学生就会失去信心。所以,语文教师在进行习作评价时,要实事求是地采取积极的赞赏态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教师恰如其分的指点,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看到自己的进步,这是习作评价的最基本的准则。

  四、展示——让学生“亮”起来

  展示学生的优秀习作是对学生的一种尊重,一种真爱。一个有心计的语文教师,善于利用一些条件和机会,把学生的习作在同学、教师和家长中展示出来,并兴趣盎然地给予恰如其分的赞赏,学生就会兴趣倍增。我们要求各校创办校级和班级优秀习作专栏,一期一期地办下去,每期让学生轮流当主编、编委,如北流水中心小学坚持办校报、校刊,鼓励学生积极向校报校刊或其他报刊投稿。这样做既提高了学生的习作兴趣,又繁荣了校园文化;既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为提升全体师生的语文素养创造了条件;既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平台,又为学生、教师、家长间的沟通开辟了新途径。我们要求语文教师把学生的优秀习作保存下来,既为自己以后的教学提供借鉴,又为自己以后进行教学总结提供原始的佐证资料,同时为下一届学生提供真实可信的习作范例。我们还要求语文教师积极鼓励、引导学生积累自己的习作,把它装订成册,并配上图文并茂的封面,起一个合适的、富有灵性的习作集名称,让学生保存起来,相互交流,增强学生的成就感,以此去激发学生主动去写、继续去写的兴趣。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