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教案:《19.蓝色的树叶》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 ·下一篇教案:《21.从现在开始》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共两个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三册第5单元
《纸船和风筝》教学设计(共两个课时)
东区雍景园小学 杜静静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认识本课8个二类字,会写8个生字。
2. 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学重点】:识字学词,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PPT制作、动物图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 导言揭题
1.出示纸船和风筝图片。
师: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个有趣的故事,这故事跟纸船、风筝有关,如果在它俩中间加一个字,那会是什么字呢?
2.板书课题,齐读。
【设计意图】
建立实物和要学的词之间的联系,容易让学生产生联想,把识字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看老师板书,又一次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而在两个生词之间加一个“和”字,就使得原本毫无联系的两个词语构成了一个令人向往的想象空间,未读其文,先有其景。既学习了生词又在上课伊始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 学习第1自然段
(一)播放课文录音,思考:你听懂了什么?指名回答。
(二)出示松鼠、小熊图,自读课文
1. 出示自读要求:不漏字、不添字,读准每个句子,不懂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次。
2. 指名上台摆放松鼠、小熊的位置,问:你问什么这样摆放呢?
3. 齐读第1自然段
【设计意图】
第1自然段里的文字都是学生所认识的生字,放在一开始朗读理解,对于学生来说,没有障碍。通过让学生亲自上台摆放松鼠、小熊的位置,既可以检测学生对于第1自然段的理解,同时也为课文后面的内容理解做好铺垫。
三、 初读课文,识字
1. 同桌合作识字,汇报展示
2. 交流补充:抓、莓、吵(形声字),扎(平舌音,组词),幸福(从字义上理解)
3. “风筝、纸船的秘密”游戏认读词语:扎起、乐坏、抓住、草莓、幸福、吵架、难受
4. 送“草莓”,指名读“草莓”上的去拼音生字。
【设计意图】
二年级的学生已掌握了很多识字方法,放手让学生合作识字,在充分交流讨论后并通过老师对重、难点生字的强调补充,既可提高他们主动识字的兴趣,也可大大提高识字效率。“风筝、纸船的秘密”、送 “草莓”环节,以学生们喜欢的游戏形式巩固、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
四、指导书写
1. 出示生字“扎、抓、祝、福”,引导观察字形
2. 区分“示字旁”与“衣字旁”,师范写“抓”、“福”,生书空
3. 出示生字“坏、松、句、幸”,引导观察字形及注意的笔画
4. 强调“句”,半包围结构,“幸”字下面的部件,师范写“坏、句、幸”,生书空
5. 生描红书写,师巡视
【设计意图】
我意在通过重点区分学生容易混淆的“示字旁”与“衣字旁”,突破“祝、福”的书写。教师在示范时,主要提示间架结构,重点笔划,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这四个字,能够把字写得美观。先观察,后书写;先看结构,后看笔画;先描摹,后仿写,这是写字的基本规律。一步步有意识的引导,让学生充分经历一个这样的过程,为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打下基础。
五、指名轮流读课文,正音
【设计意图】
在课堂的最后,学生轮流读课文,可作为对学生掌握本课生字情况的一种检测,同时也对课文有整体的感受和回顾。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 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小熊间的情谊。
3. 会组织自己的语言,有向别人讲故事的兴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PPT制作、动物图片、背景音乐等
【教学过程】:
一、“送‘纸船’、‘风筝’”游戏,复习生字词导入
点击课件中带生字词的“纸船”和“风筝”,指名学生朗读生字词,其他学生跟读。
二、 回顾课文第1自然段
(一)出示松鼠、小熊贴图
(二) 教师边朗读第1自然段,边点击图片,把松鼠和小熊“送回家”。
【设计意图】
以游戏的形式复习词语,既达到复习的目的,同时也能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出示松鼠、小熊图,教师边朗读第1自然段边把松鼠和小熊“送回家”,拉近了学生与课文的距离,让学生很快进入故事的情境里。
三、 朗读理解,感悟课文
(一)学习第2-6自然段
1. 出示松鼠、小熊图,思考:纸船和风筝怎样让松鼠和小熊成为好朋友?
2. 自读第2-6自然段
3. 指名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设计意图】
以“纸船”和“风筝”引领问题,学生在通过自由朗读后,思考纸船和风筝与松鼠、小熊间的关系,并通过学生的回答,引出重点指导朗读的第2自然段。
4. 出示图1,师:看啊!图上的小熊第1次拿到纸船时是怎样的呀?
5. 老师范读第2自然段,指导朗读“漂呀漂”一词,强调“漂”多音字。
问:你听出来了什么?
问:老师为什么要这么读呀?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重点范读第2自然段中的“漂呀漂”,以引导学生通过改变自己的语速、语气来表达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6. 课件出示两个句子进行对比
①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呀漂,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② 松鼠折了一只纸船,放在小溪里。纸船漂到小熊的家门口。
7. 齐读句子
师:你能试试用这种朗读方法,读读第4自然段吗?
8. 指名朗读第4段。
【设计意图】
教师通过两个句子的对比,在重点示范了第2自然段的朗读后,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朗读方法运用在相似段落第4自然段“飘呀飘”的朗读上,重点训练。
9. 出示图2,师:小松鼠第1次看到挂着一颗草莓的风筝也乐坏了,赶紧自己练习读读,看能否读出小松鼠激动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