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美音体论文

让音乐美术成为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6-15 08:33:36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让音乐美术成为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
【摘要】:就教育教学而言,不论哪一个学科的教学,他们都应当是同一种广博文化背景下的一部分,而不应当是孤立存在的有限的封闭的系统。十多年语文教学的实践,使我深刻的体会到:语文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与音乐、美术等具有艺术性的学科有着天然的、广泛的联系,更应该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它们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让它们为语文教学插上腾飞的翅膀。

【关键词】: 语文课堂  美术、音乐  灵活    有趣

    一、语文教学应该走向综合

    语文的本质是言语学习。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比较复杂的过程,需调动人的各种能力进行学习。因此,语文学习要强调综合性。但传统的阅读教学,在目标的定位上,过分强调工具性。在方法的运用上,唯教材是从,没有学科渗透。认为语文的学习,跟自然学科一样讲究序列化、科学化。语文教学时,枯燥乏味、不厌其烦地分析课文内容、名词术语、故事情节。在语言文字里缠来缠去,越钻越深,而忽略了学生认知、兴趣等自我需求,束缚了学生的学。长此下去,不仅会影响到阅读的质量,更会让孩子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要“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小学语文教学大纲》也强调:要建立“学科间融会的语文教育体系”。突破学科本位,注重学科间融合的语文教育体系,是大语文教学思想的体现。语文的学习应该是在一片广阔的天空里,只有这样,孩子才有可能学得轻松、快乐、自由。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树立大语文观,注重语文教学与其它学科的融合,为学生的语文学习开辟广阔的天空。

    作为教师,我们就要善于整合各门学科的力量,把学科与学科融会贯通起来,让孩子徜徉在学科之间,汲取多方面的营养。

    二、让音乐美术成为语文教学腾飞的翅膀

    语言文字与音乐可谓是一对孪生姐妹,音乐是深受孩子们喜欢的一门艺术。特级教师李吉林曾说过:“音乐是一种抒情性极强的艺术形式。它通过乐曲中力度的强弱,旋律的变化起伏以及节奏的抑扬顿挫,用直感的方式,使人获得比其他艺术形式更为直接,更为丰富,更为生动的感受。”让语文教学走近音乐,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陶冶学生高尚的审美情操,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除了音乐以外,我们还可以将美术引进语文课堂。色彩缤纷的图画是小学生最喜欢的,它能形象地、直接地作用于儿童的感官,符合学生思维的特点。将语文与图画相结合,使文字与色彩互换,生动形象,能增强阅读与写作的乐趣。语文课堂中融入美术因子,相信学生在课堂上会更有思想,情感会更加升华。

    (一)   音乐让语文教学更加生动灵活

    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说过:“音乐的魔力,足以使一个人对未能感觉的事有所感觉,对理解不了的事有所理解,使不可能的一变而成为可能。”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能灵活准确地运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铺垫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更加有效地集中精力,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1、用音乐导入新课

    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可见,一个精彩的开场白会对一节课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音乐导入则会让学生耳目一新,如同注入一支兴奋剂,让他们快速地进入课文的氛围中,置身于教学内容相应情境之中,奠定感情基调,去感知作者所要表述的内容,所以有“善于始者,成功已半”的说法。

 例如,教学《快乐的节日》时,教师可在上课伊始为学生播放《快乐的节日》音乐,让学生在快乐的音乐声中“触摸”文本内容,并说出自己的感受。美妙的音乐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高涨。  由此可见,教学时教师以音乐导入,能有效发展学生智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保持一个良好的学习状态,为学好语文奠定基础。
  2、用音乐创设氛围

    能让每一个同学“入戏”,可算得是教学上了高境界了。这里创设氛围便尤其显得重要。播放的乐曲能让学生随其喜而喜,随其悲而悲,随其怒而愤,随其虑而忧……从而进入角色,可谓“未成曲调先有情”矣。
  如课文《让我们荡起双桨》描写了孩子们在北海公园游玩的欢乐场面,教学中课文读完之后让孩子们闭上眼睛边听乐曲边想象当时的情景,孩子们在欢乐的乐曲声中仿佛来到了美丽的北海公园,激动之情溢与颜表。在充满想象的乐曲声中美读,轻轻哼唱,整堂课,我与学生沉浸在音乐的氛围中,语文教学的内容得到了很好的实施,提高了教学效率。

对语文一些经典的美文,通过配乐诵读品味语言是语文教学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抓好这个环节至关重要。如朗诵文质兼美的散文时,配上舒缓的音乐,会让人随着音乐产生无限遐想;朗读慷慨激昂的文字时,配以铿锵有力的乐曲,会使人产生强烈的精神震撼。音乐在课文中显示了它的无穷魅力;在课堂,音乐渲染,同样可以震撼幼小的心灵。音乐象文学一样,蕴含着丰富的语言,它往往比语言来得更直接,更贴切,因而更易于使学生激起与课文相似的想象和联想,以至心驰神往。在实践中,我深感到通过音乐渲染情境,更容易把学生带到特定的情境之中。

         3、用音乐加深理解

    音乐是不需要中介的语言,它往往是通过直感式的体验,让听者从音响感知中产生内心的情感体验,激起人们的类似联想。现在的语文课堂上,除了师生面对面的交流外,很多时候是人与音乐的对话。

    例如,教学《歌唱二小放牛郎》时,学生对王二小所处的险境及他所表现出来的英雄气概表示难以理解。此时,教师充分发挥音乐的作用,让学生在“鬼子扫荡”的音乐声中想象当时的情景,并适时提问:“同学们,此时你们感受到了什么?”当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听着音乐再次读课文时,他们不但体会到了王二小的机智勇敢,而且表达了对王二小的敬佩之情。这就是音乐的魅力,它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文本的内涵。

[1] [2] [3]  下一页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