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美音体论文

中小学教师比赛参赛论文: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9 22:23:15

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健康要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心理真正健康的人。体育运动与智力、心理、心境、意志、人格等方面有很大的关系,体育所能给予学生发展的好处不仅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在提高人的素质上,我认为在小学的体育教学中应正视小学生的依赖心理,充分调动学习积极性;正视学生的表现心理,积极培养思维能力;正视小学生注意力的短暂性,合理使用教学手段。以此利用学生的心理特点,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呵护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教学效果。
    曾经有人问我教什么科目,我说教体育,他们立马就说教体育不错,没什么压力,就是带小孩玩的,我听后心里满难过的,原来体育老师在人们心目中是可有可无的。其实,若想上好体育课,我认为比上好语文数学还要难(我以前也教过语文、数学)。其中一点就是充分了解学生的心里特征。在体育教学中,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要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采取学生乐于接受的灵活的教育方法,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在此,我结合儿童小学期间的心理特点谈谈我在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心理健康呵护方法。
     心理健康是指学生具有与年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认识水平,高尚的情操,积极的情绪,同客观现实保持积极平衡的意志行动,以及良好的个性特征。心理健康的标准,必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一是正常的智力因素;二是健康的非智力因素(健康的情绪、积极的意志品质、健全的人格);三是和谐的人际关系;四是适度的反应。因此,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协助学生认识自己,开发潜能,发展个性,学会控制和调节自己,解决心理困扰,培养乐观、进取,自信自律,负责守信,友善合群,开拓创新,追求卓越,不畏艰难的健全人格及适应社会的能力,为人生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学校体育教学的目标其一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思想;团结协作、助人为乐,勇敢顽强、不思困难;服从指挥、遵守纪律,爱护公物、维护公德,以及愉悦身心,陶冶感情,完善个性等优秀品质,这在其国民素质中可以得到充分体现。不难看出,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体育教学的目标有许多吻合之处。因此,通过体育教学来实现心理健康的目的,不仅是可行的而且是必要的。
    一、优化课堂心理环境,促进心理健康教育
  (一)加强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这是有效体育课堂心理环境的前提。课堂心理环境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教师心理健康、情绪稳定,在教学中能使学生在一种心情平静、愉快而活泼的气氛中学习。相反,教师情绪的失控,往往会导致师生关系冷漠和教学气氛的紧张。心理健康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心理修养和师德修养,有较强的自我心理调节能力,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能真诚地接纳学生,理解与尊重学生,创设一个健康向上的学习环境。
  (二)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老师工作是富于挑战性的工作,我们面对的是一群朝气蓬勃、思想活跃、心地单纯、情感丰富的少年儿童。因此,我认为重视情感教育,尊重学生人格是做好工作的第一步。
进入小学,学生的自我意识已开始逐步加强,他们的内心也需要别人的尊重、认可。因此,老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从高高在上的师道尊严中走出来,要认识到学生和老师的区别只不过是社会角色不同,而在精神上是平等的。
    二、调查学生心理健康现状,有效确定教育目标
    俗话说"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学生心理状况不同于其他特征,不经过细心观察、深入探究是很难了解的,更不必说进行针对性教育了。心理调查包括课前和课中调查。
     (一)集体或小团体的心理调查  :  由多人组成的一个团体或集体,肯定有其组合的某些共同特征。一个班集体的班风班貌,往往是他们心理的真实写照,包括班集体中的小团体,也有其共同的心理趋向。有因兴趣爱好组合的,有因学习成绩好差组合的,有因性格脾气组合的等等。

(二)学生个人的心理调查:每个学生都有其个性特点,教师只有经常深入学生之中,与学生一起交流活动,才有可能更多地了解学生,而不是一个模糊表象。常见的心理障碍有焦虑紧张心理、抑郁悲伤心理、懒散自负心理、偏执逆返心理、孤独自卑心理等。

三、改进教学方法,培养良好的体育学习心理
  (一)增强学生主体意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主体意识有内在需要的趋向,当满足这种内在需要时,人会产生愉快的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地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欲望,启发诱导学生多动脑,使学生真正认识到为什么而学、学了有什么用、怎样才能学得快学得好、学习中遇到问题和困难怎么办等,使学生爱学、乐学、会学和学得会、学得懂、学得愉快。根据小学生活泼好动、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教师应给学生一个充分展现的机会,给他们一个独立练习的时间和空间。在技能形成的练习中让学生自我表现,发展个性。教学中教师要激励学生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并充分争取机会,展现自己的创造能力,展现自己在实践中的创新成果。例如,课前给学生布置下节课的教学内容,让他们自编自导地准备徒手操、专门性准备活动和结束部分的整理运动。在每节课准备部分和结束部分可让学生轮流领做,真正让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以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更自觉、更认真地上好每节课。同时通过多次的锻炼,提高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克服心理的紧张。消除学生闭锁的心理和紧张的情绪,提高交往能力,增强心理适应能力,使其学习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
   (二)引导学生逐步正确认识自己和评价自己:任何学习活动的成功,均是在不断修正自身不足的过程中实现的。自我批评、自我评价是个人前进的一大动力,为此,应在教学中培养学生具有乐于接受他人批评和建议的心理倾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经常分析和检查自己,了解自己的缺点,从而对自己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要求。
    (三)正确认识自我,克服不利因素: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学生体能的个别性和气质类型的不同性,致使学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外的开放性等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作为体育教师必须利用课堂和课外的开放性、交流感情的直接性等有利条件,深入学生体育学习环境中去,了解情况,用诚恳的态度、真挚的热情与学生交谈,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启发学生全面认识自我和对待各种问题。例如,在进行短跑测验时,对一些个子较矮或体形较胖和一些确实因身体素质差导致体育成绩跑不快的学生,明确指出他们的技术并不比别人差,而是素质和先天条件造成的。促进学生正确面对客观条件、充分正视不足,利用其他优势项目弥补本项的差距,同时给这些学生制定不同的要求,只要达到这些标准就合格。而有些学生往往自高自大,缺乏分析客观事物的能力,学习不专心,注意力不集中,有错不会改。对这些学生,教师应适时给予挫折教育,加以启发、引导。

[1] [2]  下一页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