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数学论文

例谈数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3-07-19 08:19:59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水平,遵循因材施教、分类要求的原则,设计不同层次、具有弹性的练习,课堂上让学生自主选择。学生参与练习的积极性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实现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例如,教学《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我设计了以下三星级的题组:
 ① 12 ÷23 -58      ②(1-56 ×35 )÷4       ③ 23 ×57 + 23 ×57
   ① 12 ÷23 -58      ②47 ×23 + 47 ÷3      ③ 14 ÷(3-513 -813 )
      ①1925 ÷[95 -(15 +13 )]    ②127 -(13 ÷715 + 45 )   ③ 49 ÷115 +59 ×711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量力选择其中的一组星级题来完成,当然完成一组题后,有时间可再选择其他组中感兴趣的题来尝试。学生都很想提升自己的能力,所以大部分的学生做完3道题后,都另外多做了1道或2道题。在展示学生的练习时,同学们都高度集中精神听讲。课后还有部分学生要求我给两三道二星级、三星级的题目让他们试一试,看来高年级的学生是乐于接受挑战的,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有征服它的冲动,他们已把课堂上的主动性自觉地向课外延伸。
计算教学原本是枯燥、机械的,但我通过星级题的设计,就使它变得有吸引力了,让全体学生都自觉地参与了练习。在评点练习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的计算技能、思维等方面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教学内容来精心设计课堂练习,让学生很积极很主动地去学习、探究。
又例如在教学《体积和容积单位》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和建立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1毫升、1升的实际大小,并了解这些单位名称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课堂上,每认识一个体积(容积)单位名称,我除了利用课本介绍的——用1个指头、1个粉笔盒、教室的一个棱长1米的角落来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单位的实际大小外,还让学生找出身边哪些物体在测量它的体积时,最好用上这个单位名称,并估计下它大约有多少个这样的单位。这样,学生的已有生活经验完全被激活了,他们表现异常感兴趣,滔滔不绝地举出生活中的熟悉例子:我的这块橡皮大约5立方厘米;我的涂改液的体积大约30立方厘米;我的食指有5~6立方厘米吧……测量一个菠萝、一个柚子等比较大的水果的体积时,用立方分米比较合适;我们教室里的音箱体积大约有4立方分米,……一瓶大可乐1.25升;我早上喝的那瓶牛奶250毫升……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相互启发着,连平时不爱发言的那三五位同学都开腔了。在同学们的发言中,我了解到学生已经建立了这些体积单位的表象,并且能正确运用所学的知识了。这节课学生既掌握了课本所教的内容,又超越了课本,学生在轻松愉快中学习,大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课堂中,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和教学内容的性质,联系学生生活经验,适当改变一下练习的形式,能较好地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提高学习的实效性。
    实施素质教育,实现减负增效,应该从课堂教学,启发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开始。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出版的《小学数学教与学》。
2、山西教育报刊社出版的《小学教学设计数学》。 
3、《小学数学课程标准》

上一页  [1] [2] 

来源于: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下载使用

相关文章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