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关于“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的有效教学
- ·下一篇论文:美术老师的陶艺课初探
论中学生如何提高书写水平
教案试题公文网WWw.jaSTgW.cOM免费资源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儿教案、说课稿
一般要把握住“准确”、“力度”、“下笔成形”三个方面。
1、准确,观察清楚,下笔之前先看准原帖笔画位置,如看准笔画在格子里的位置,笔画的方向、形态以及笔画的长短等,写的时候要下笔准确,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初学者习字可借助田字格训练。
2、力度,就是将笔画书写得挺拔、刚劲。横竖平直,弯弧有力,不能颤抖软弱,要虎头龙尾,不可虎头鼠尾,毫无力度,书法讲究入木三分。
3、下笔成形,是指下笔果断,干净利落,不要犹豫反复,但提醒你也要把握住分寸,否则,失之偏颇,走入极端。
汉字楷书结构主要讲究“端正”、“均衡”、“生动”。
1、“端正”,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画的均衡、重心稳定,如果一个字在结构上轻重失调,失去了重心,东倒西歪,就叫做不平正。我们在书写时,注意上下左右保持均衡,重心稳定,这样才会使人感到端正美观。一般中宫收紧,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撇捺舒展就可以了。
2、“均衡”,就是指字的笔画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特别要注意笔画空间匀称,即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的“白”。
3、“生动”,笔画主要左呼右应,俯仰多姿,顾盼有情,波折连绵,气势连贯。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运动感、力度感和节奏感。
四、学习方法
(一)讲方法、重比较
学书不是机械的重复,勤奋练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需要巧练,平常练字不要养成“抄帖”的坏习惯,任笔为体、反复修改,不能做到下笔成形,涂改严重,影响美观。
古人学书讲究“读帖”,即多观察、多分析范本,推敲每一笔画、每一行字、每一篇字的书写,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然后再临摹,直到自己书写满意为止。
(二)先专一后博学
荀子曰:“好一则博”,一是“专一”。初学书法,要先专一,后博学。刚开始练字的人,在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这是因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如果今天临这本,明天临那本,到头来哪一本也写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临像了,写熟了,才可再换其他字帖,博采众长。
讲究“字外功”,练字也练人写字讲究人文修养,要做到平静书写,真正写好字,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至多读书,增长见识。写字更不能急功近利,保持平常心,写字如做人。古人云“自如其人”,练字同时也是练人,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才可能成功。
(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书写姿势的重要性。
现在中学生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小学生,有的班级80%戴上眼镜,这一状况与书写姿势不讲究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能不引起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减少疲劳,保护视力,保障身心健康,而且能端正学习态度, 古人有云: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坐如钟——就是坐得稳如钟鼎。一般要求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放在地。注意要自然、放松,没有必要昂首挺胸。头正略向前倾;背直,胸距桌边一拳左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右手握笔,左手按纸,眼离纸面约一尺,相当于你的前臂的长度;两脚平放,略分开,不要并拢或翘在别处。
2、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这里以书写钢笔字为例,一般采用三指执笔法: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相当与小指的两节长度),用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两个方向夹住笔杆,用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最高处,与纸面成50%左右。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才能保证执笔高,运笔灵活。刚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书写速度、舒适度必将大大提高。
五、小结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并非易事,要求树立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态度,时刻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要相信自己定能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而后要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从笔画到结构,把握住“准确”、“力度”、“下笔成形”三个方面,讲究“端正”、“均衡”、“生动”三要点。古人云“自如其人”,练字同时也是练人,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才可能成功。
1、准确,观察清楚,下笔之前先看准原帖笔画位置,如看准笔画在格子里的位置,笔画的方向、形态以及笔画的长短等,写的时候要下笔准确,做到位置准确、长短适宜,初学者习字可借助田字格训练。
2、力度,就是将笔画书写得挺拔、刚劲。横竖平直,弯弧有力,不能颤抖软弱,要虎头龙尾,不可虎头鼠尾,毫无力度,书法讲究入木三分。
3、下笔成形,是指下笔果断,干净利落,不要犹豫反复,但提醒你也要把握住分寸,否则,失之偏颇,走入极端。
汉字楷书结构主要讲究“端正”、“均衡”、“生动”。
1、“端正”,楷书结构十分注重笔画的均衡、重心稳定,如果一个字在结构上轻重失调,失去了重心,东倒西歪,就叫做不平正。我们在书写时,注意上下左右保持均衡,重心稳定,这样才会使人感到端正美观。一般中宫收紧,四面势全,上密(中紧)下疏,撇捺舒展就可以了。
2、“均衡”,就是指字的笔画长短、疏密布局合理,斜度适宜。特别要注意笔画空间匀称,即古人所说的“计白当黑”的“白”。
3、“生动”,笔画主要左呼右应,俯仰多姿,顾盼有情,波折连绵,气势连贯。这样写出来的字才有运动感、力度感和节奏感。
四、学习方法
(一)讲方法、重比较
学书不是机械的重复,勤奋练习是值得肯定的,但是还需要巧练,平常练字不要养成“抄帖”的坏习惯,任笔为体、反复修改,不能做到下笔成形,涂改严重,影响美观。
古人学书讲究“读帖”,即多观察、多分析范本,推敲每一笔画、每一行字、每一篇字的书写,多观察、多分析、多比较,然后再临摹,直到自己书写满意为止。
(二)先专一后博学
荀子曰:“好一则博”,一是“专一”。初学书法,要先专一,后博学。刚开始练字的人,在选好一本字帖之后,就要专心致志练下去,不可朝三暮四,随意更换字帖。这是因为每一本字帖都各有特点,自成体系,如果今天临这本,明天临那本,到头来哪一本也写不像。只有待一本字帖临像了,写熟了,才可再换其他字帖,博采众长。
讲究“字外功”,练字也练人写字讲究人文修养,要做到平静书写,真正写好字,需要多方面的修养,至多读书,增长见识。写字更不能急功近利,保持平常心,写字如做人。古人云“自如其人”,练字同时也是练人,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才可能成功。
(三)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1、书写姿势的重要性。
现在中学生的近视率远远高于小学生,有的班级80%戴上眼镜,这一状况与书写姿势不讲究有很大关系!因此,不能不引起注意。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减少疲劳,保护视力,保障身心健康,而且能端正学习态度, 古人有云:站如松,坐如钟,走如风。坐如钟——就是坐得稳如钟鼎。一般要求头正、身直、臂开,两脚平放在地。注意要自然、放松,没有必要昂首挺胸。头正略向前倾;背直,胸距桌边一拳左右;两臂自然平放在桌面,右手握笔,左手按纸,眼离纸面约一尺,相当于你的前臂的长度;两脚平放,略分开,不要并拢或翘在别处。
2、执笔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运笔的灵活、书写的速度,书写的效果。这里以书写钢笔字为例,一般采用三指执笔法:右手执笔,在离笔尖约一寸的地方(相当与小指的两节长度),用大拇指、食指分别从两个方向夹住笔杆,用中指的第一节垫在笔杆下端。大拇指不能压在食指上,无名指、小指依次自然弯向手心,并放在中指下方。笔杆后端斜靠在虎口接近食指最高处,与纸面成50%左右。五指自然有力,掌心要空。才能保证执笔高,运笔灵活。刚开始肯定有点不适应,随着习惯的养成,书写速度、舒适度必将大大提高。
五、小结
要在短时间内提高自己的书写水平并非易事,要求树立良好的书写习惯,端正态度,时刻有刻苦学习的精神,要相信自己定能写出端正、美观的汉字。而后要选择自己喜爱的高水平的字帖作为临摹的范本,从笔画到结构,把握住“准确”、“力度”、“下笔成形”三个方面,讲究“端正”、“均衡”、“生动”三要点。古人云“自如其人”,练字同时也是练人,只有踏踏实实、勤学苦练才可能成功。
[参考文献]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欧阳中石,徐无闻.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