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新课改下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 ·下一篇论文:农村高中师生冲突解决对策分析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注:1、本表中类别可分为中语、小语、中数、小数、英语、思品、德育(包括心理教育和班主任工作)、化学、物理、历史、地理、生物、科学、幼教、职教、信息、音乐、体育、美术、科研、教管、卫保、特教、其它等24类。
2、本表系市级课题专用申报表,各区、各校在使用时,可根据各自的情况进行修改。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内容提要
农村高中由于家长素质、学生素质等原因,师生冲突时有发生。师生冲突及其造成的其他矛盾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育教学工作,影响了学校在社会中的形象。
本课题旨在通过问卷调查、个案研究、文献研究、经验总结等方法,调查我校现有的师生关系,收集师生冲突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我们所掌握的材料、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析师生冲突的各种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出解决师生冲突的方法和措施,尽量避免师生冲突破坏作用的出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二、课题界定
关键词: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紧张或对立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明显变化。
关键词: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对于一般社会冲突而言,师生冲突限于具有独立意志能力的成人与还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之间。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罗杰斯认为:构成道德教育的条件是感情和态度,是教师的真诚、坦率与学生的和谐一致,提出用真诚、接受和移情性理论来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弗兰德斯认为:教师必须用一种无威胁的方式“接受”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2、熊川武的理解教育
熊川武认为:师生之间的误解使教育效益流失,甚至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
四、课题论证
1、相关研究的文献综述
我国教育工作者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关注师生问题,讨论师生冲突的原因,类型,意义等。我国教委基础教育司在1999年,动用大量的人力物力,在全国范围内搞了一年的普遍抽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教师在道德、作风、与学生关系上仍然是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占据主导地位。《中国教育报》上也时常披露一些中小学教师体罚学生的案例,针对新时期的师生关系问题,从1999年9月到12月,在《中国教育报》上展开大讨论。通过大讨论,人们认为在新时期应该抛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
但是,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第一,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偏重于概念分析和理论构建,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第二,在研究内容上,多偏重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很少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冲突如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探究。
本课题研究从“人的高层次需要”出发,着眼于学生独立性、创造性的发展和人格的自我实现,重构一种多元价值基础之上的平等、尊重、理解、互动的新型师生关系,而且本课题的研究对象都是直接参与教育教学工作的一线教师和学生,面对的是师生之间真实的交往环境,因而更富有真实性和实践意义。
冲突与和谐、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个体间、群体间相互交往和互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师生冲突与师生合作也是普遍存在的。师生冲突和师生合作构成了教学中普遍的一个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
我校是一所县属高中,近几年随着县教育布局的调整,学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在校学生的人数是前几年的两倍多,学生的来源更加复杂,学生的管理更加困难,师生冲突时有发生,严重时还会引起家长与教师、家长与学校的矛盾。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班级学习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意义,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社会现象。
3、研究的目标
调查我校现有的师生关系,收集师生冲突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所掌握的材料、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析师生冲突的各种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出解决师生冲突的方法和措施,尽量避免师生冲突破坏作用的出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五、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主要过程
2、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6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分析师生冲突现象,剖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六、研究结果
1、收集了师生冲突现象的第一手资料
为了了解师生冲突的表现,分析师生冲突的根源,在学校高一、高二、高三发放了近800份调查问卷,占学校在校人数的三分之一,为师生冲突现象的进一步分析提供了大量的实证材料。
2、师生冲突的分类
(1)从冲突产生的导因划分,有学生过错冲突和教师过错冲突
(2)从冲突发生的环境划分,有课堂冲突和课下冲突
(3)从冲突涉及的范围划分,有师生个体之间和教师个体与学生群体之间的冲突
(4)从冲突形成的过程划分,有持续性冲突和偶发性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