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 ·下一篇论文:西北地区课程改革实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解决对策分析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解决对策分析
【摘要】冲突总是人之间的冲突。师生冲突乃是发生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冲突。撇开个别的学生和教师的心理特点和个性特征不谈,一般地,就学生和教师的角定而言,他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师生关系,影响着冲突的性质以及冲突解决的方式,进而影响着冲突的结果。所以,分别来考察学生和教师角色是必要的。要处理好师生冲突,必须提高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具备良好的人格修养和较高的教育技巧。同时,通过大力发展校园文化、开展心理咨询、开设学生投诉通道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
【关键词】 师生冲突 解决对策 教师素质 学生心理
教师与学生的矛盾是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在一定条件下是正常的、不可避免的。但面对矛盾,师生双方若没有采取协商、对话等合理、合法、平和的沟通手段,而采取了过激的言辞、表情和行为等,则会使师生矛盾激化,师生关系恶化,矛盾就会演变成冲突。对抗性的师生冲突扰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伤害师生的身心,从而影响学校教育功能的实现。研究师生冲突,寻求解决师生冲突的对策,有助于协调师生关系,使教育教学过程顺利进行。
根据问卷调查和对师生冲突原因的分析,在现代教育师生观理论指导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预防和解决师生冲突。
一、全面提升教师素质
教师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的思想观念和崇高的职业道德规范,这是融洽师生关系的思想基础。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和灵魂,师德建设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根本,而爱与奉献是师德精髓。知识渊博、能力全面、教学艺术高超是教师的必备素质,这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很难想象,知识贫乏、方法单调、能力低下的教师能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1、掌握沟通技巧,提高心理素质。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学校内许许多多的冲突,其根源在于教师不善于与学生交往。从对师生冲突的原因分析中可以看出,师生冲突固然与正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容易逆反,好冲动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但与教师缺乏有效的沟通技巧,言辞不当、过激也是有关系的。因此每一个教师都应该接受一定的心理学培训,掌握一些师生交往知识和技巧,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学会与学生交往。一位善于化解师生矛盾和冲突的教师应该掌握这样一些有效的沟通技巧:一要积极聆听。在教师的真诚聆听中,学生通常愿意说出自己的心里话,从而解除不必要的误会;二是就事论事。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教师千万不要揭老底,翻旧帐,不要对学生定性定论,避免伤及学生的自尊,导致冲突升级。三是控制情绪。当教师面对师生冲突时,愤怒情绪在升腾,一定在心里告诫自己:“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或让自己暂时离开现场,让自己激动的心情逐渐舒缓下来,然后再考虑如何解决冲突。四是多鼓励赞美,少批评斥责。所有的人都喜欢被称赞和鼓励,而不喜欢被批评和责骂。正如人们所说的:“赞美和鼓励孩子良好的行为,一次可以长进,十次可以发光。”相反,教师一句不当的苛责,可能会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伤害,而引来他们的怨恨。
[案例]一位中年语文教师走上新的讲台。他刚迈进教室,全班同学便哄堂大笑起来,笑声中夹杂着“真像”、“多像啊”的议论声。这位教师走进讲台,发现黑板上画着一个很大的头像。他一眼便看出,画的正是自己的头像。此时此景,这位教师十分平静,他微笑着对同学们说:“画得多好啊,确实像,希望这位同学把画画这个特长发挥下去。”接着他开始上起始课。从自己为什么选择教师这个职业谈到农村孩子上学的艰难;从语文的重要性谈到21世纪对人才的需求;从本学期语文教材改革谈到对学生们学好语文的要求。45分钟不知不觉过去了,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这位教师惋惜地说:“本来还想帮同学们预习一下新课的内容,但时间不够用了。”学生们会意了,不少同学把责备的目光投向了画像的同学,这位同学也愧疚地低下了头。
简评:在课堂上意想不到的事件发生以后,这位教师倘若不是采取上述的方法处理,而是板着脸,横眉竖目,怒喝一声:“谁在黑板上乱画,给我站出来!”其结果又会是怎样呢?一种情况是画画的同学乖乖地站起来,挨老师一顿训斥,全班同学也因哄笑受到训斥,教师维护了自己的“尊严”,但却埋下了今后新的师生冲突的隐患;另一种情况是每人站起来承认,教师处于骑虎难下的尴尬境地,教师也因而怒火中烧,语言失当,引发师生之间更大的矛盾和冲突。
2、加强师德建设,提高教师人格魅力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学生的模范。教育学生不能依靠灌输、说教,而应当以身作则,靠教师的身教、潜移默化。只有具备高尚人格的教师,才能培育出有健康个性的学生。正象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人只能由人来建树。”教师的人格水平越高,其榜样作用也就越强。一位与学生关系十分融洽的教师总是具备人格上的某种魅力:富有爱心和同情心、信任尊重他人、和蔼可亲、风趣幽默、处事公正、知识渊博。相反,冷漠、偏心、不负责任、才疏学浅的教师容易与学生发生冲突。
[案例] 教室里打碎了一块玻璃。由于了解不够,班主任王老师在一次班会上错误地批评了李小龙同学。李小龙闻言,深感冤枉,于是就恼怒地站起来为自己辩解。见李小龙说得有理有据,同时还有其他同学为之作证,王老师觉察到自己批评错了。这时,同学们都屏住呼吸,瞪大眼睛望着王老师,一时间课堂气氛很是紧张。沉默了一会儿后,王老师轻咳一声,从容说道:“诸位肃静,经调查,我认为对李小龙同学的指控不能成立。本人在慎重思考后做出决定:接受李小龙同学的上诉,撤销原判,为其平反昭雪。钦此——!”说完,还双手在胸前一抱,走到李小龙面前,做了一个非常庄重的姿势。王老师的幽默,引得李小龙和同学们哈哈大笑。在这样的笑声中,李小龙的怨怒消云散了。
简评:在处理班级事务中,老师有时对学生产生误解难以避免。如果在误解发生后,老师碍于面子,不承认或者无所谓,那必将引起学生反感,有可能还会引发冲突。实事求是的承认错误,并用幽默予以包裹,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