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新课改下对班主任素质的要求
- ·下一篇论文:农村高中师生冲突解决对策分析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南京市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
Gs0160
|
类别
|
其它
|
课题名称
|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
||
课
题
的
界
定
|
1、
2、
|
||
课
题
的
理
论
依
据
|
1、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弗兰德斯认为:教师必须用一种无威胁的方式“接受”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2、熊川武的理解教育
熊川武认为:师生之间的误解使教育效益流失,甚至是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
|
||
课
题
研
究
的
背
景
及
意
义
|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冲突与和谐、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个体间、群体间相互交往和互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师生冲突与师生合作也是普遍存在的。师生冲突和师生合作构成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班级学习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意义,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社会形象。
(2)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偏重于概念分析和理论构建,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研究内容上,多偏重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很少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冲突,如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了解师生冲突的各种表现,分析形成这种冲突的原因,以期寻求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避免和消除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为教学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加强提供一点帮助。
|
||
课
题
研
究
的
内
容
|
调查我校现有的师生关系,收集师生冲突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所掌握的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析师生冲突的各种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出解决师生冲突的方法和措施,尽量避免师生冲突破坏作用的出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
||
课
题
研
究
过
程
及
方
法
|
1、准备阶段(2008年7月-10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制定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6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分析师生冲突现象,剖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
||
课题
研究
的条
件及
预期
成果
|
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人担任多年班主任,现兼任同一年级德育主任,多次被评为校、县优秀班主任。曾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研究报告、论文。
|
||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
|
||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