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教案|试题|公文|作文|幼教 免费在线的学习网站教学论文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减小字体 增大字体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整理  发布时间:2012-03-16 16:06:44
南京市2008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编号
Gs0160
类别
其它
课题名称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1、    冲突:是指人们因目标不同而相互紧张或对立的状态。换句话说,就是矛盾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明显化。
 
 
2、  师生冲突:是社会冲突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存在于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一种紧张状态。相对于一般社会冲突而言,师生冲突限于具有独立意志能力的成人与还待提高独立思考能力的未成年人之间。师生冲突是师生双方在正式或非正式交往过程中形成的心理紧张状态的一种表现形式。
 
 
 
 
1、现代人本主义教育理论
     罗杰斯认为:构成道德教育的条件是感情和态度,是教师的真诚、坦率与学生的和谐一致,提出真诚、接受和移情性理论来构成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弗兰德斯认为:教师必须用一种无威胁的方式“接受”学生的积极或消极的行为。
 
 
2、熊川武的理解教育
熊川武认为:师生之间的误解使教育效益流失,甚至是造成教育失败的重要原因。对学生采取冷漠、嫌弃甚至粗暴的行为,这是教育中普遍存在的误解形式。
 
 
 
1.课题研究的背景
(1)冲突与和谐、竞争与合作,是人类社会个体间、群体间相互交往和互动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一种特殊情况,师生冲突与师生合作也是普遍存在的。师生冲突和师生合作构成了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关系——师生关系,师生关系又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问题,师生关系如何,影响着班级学习气氛,影响着教学活动的组织及其意义,影响着学生的学业成绩,影响着学校乃至整个教育的社会形象。
(2)目前,国内关于师生关系问题的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在研究方法上,仍然偏重于概念分析和理论构建,因而研究多停留在描述层面,缺乏实证性和可操作性。在研究内容上,多偏重比较抽象的认识论上的研究,很少对实践课题进行研究,也很少对具体情境中的师生冲突,如教师惩戒学生行为等特定师生关系进行研究。
2、课题研究的意义
通过了解师生冲突的各种表现,分析形成这种冲突的原因,以期寻求有效的冲突解决策略,避免和消除师生冲突的破坏作用,为教学工作的改善和提高,为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加强提供一点帮助。
 
调查我校现有的师生关系,收集师生冲突表现的第一手资料,然后利用所掌握的理论、观点进行归纳、总结、分类,分析师生冲突的各种原因,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寻找出解决师生冲突的方法和措施,尽量避免师生冲突破坏作用的出现,指导具体的教学实践和学校学生管理工作,以期形成一种良好的互动的和谐的师生关系。
1、准备阶段(2008年7月-10月):认真选题,制定研究方案,申报课题。
制定研究计划,确定课题研究的目标和内容。进行文献研究,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为课题研究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施阶段:(2008年11月-2009年6月):进行相关问卷调查、个别访谈、召开座谈会。分析师生冲突现象,剖析原因,制定对策,并付诸实践。同时,撰写可以研究相关论文。
3、总结阶段:(2009年7月-9月):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过程性资料,进行分析、归纳、提炼、总结,撰写研究报告,申请成果鉴定。
课题
研究
的条
件及
预期
成果
课题研究的条件:
本人担任多年班主任,现兼任同一年级德育主任,多次被评为校、县优秀班主任。曾参与、主持多项课题,积累了一些课题研究的经验。
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研究报告、论文。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市教育局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审批意见
 

[1] [2] [3]  下一页

Tags:

作者:佚名
||Copyright © 2012 jastg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 桂ICP备10000602号
网站制作:三人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