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一篇论文:农村高中师生冲突现象的研究
- ·下一篇论文:西北地区课程改革实验遇到的难题及其解决思路
农村高中师生冲突解决对策分析
3、在课堂教学中变硬性灌输而为平等民主
恪守传统的“师道尊严”是搞不好师生关系的,建立现代师生关系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教学中,教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角色,摒弃我教你学,我讲你听的教学方法和居高临下的态度,变 “师道尊严”为“良师益友”,变课堂中的“独奏者”为“协奏者”。在课堂教学中,始终以学生为学习主体,教师尽量采取多样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教学、专题讨论、案例分析、演讲等,允许学生畅所欲言,对所学的内容自由发表一己之见,不强迫他们接受教师的观点。由此以平等民主的教学方法,以切合社会实际的、学生关心的热点等问题作为教学内容,再配之以录象、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来吸引那些不想学、不愿学、不爱学的学生注意力,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消除他们对硬性灌输的逆反心理。这样的课堂学习气氛浓厚,师生心情轻松愉快,心理相容,情感相通,课堂纪律问题会大大减少,自然而然师生冲突也就降低到最低点。
[案例] 一次课上,一位英语老师正侃侃而谈,不觉中犯了一个知识性错误,话一出口便意识到了,但见学生没反应就接着往下讲。这时候,一个平时给我的印象不大好的学生站出来反驳了,“老师,你说错了,还好意思说下去!”我一下子面红耳赤,狠狠地瞪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我哪儿说错了?”学生坚持反驳。我恼羞成怒,将那学生赶出了教室。
简评:教师在课堂上讲课出错,学生当面指正,教师碍于面子不改正反而斥责学生,引发师生冲突。
4、在班级管理中变冷淡强硬而为情感教育
前面已谈到,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对成人、对与之发生冲突的教师、对家长普遍抱有成见,主要以逆反心理的形式呈现,对教师的歧视、冷漠、言语刺激、负面评价等非常敏感,很容易由此与教师发生冲突。因此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投入更多的情感教育,注意培养他们的自信心。要处处留心,时时观察,与学生进行很好的沟通,要善于利用罗森塔尔效应,以积极的期待去关注每一个学生,让学生经常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尊重他们的个性,及时发现他们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并加以引导和鼓励,促使学生在关心的氛围中激发出学习的动力,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同时,班主任要正确对待学生的过错,随时提醒自己要学会宽容,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和尊重学生,设身处地地体察学生的心理、处境,遇到问题切忌方法简单,态度粗暴,动辄教训、讽刺和挖苦。只有这样才能培养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师生冲突的诱因。
[案例] 一位班主任在校门口偶然碰上本班一位未请假准备回家的学生。
班主任:(吆喝)嗨,你过来!
学生: (不快地)干吗?
班主任:(责问)你上哪儿去?
学生: (不耐烦地)回家,家里有事。
班主任:(生气地)你请假了吗?
学生: (抵触、不满地)没见到您。
班主任:(恼怒地)你瞧你这态度,还倒有理了。
学生: (委屈地)我怎么了?
简评:显然,这位班主任生硬地批评引起了学生的抵触和不满。在师生你来我往的问答中,冲突的火药味越来越浓。倘若这位班主任不采用居高临下、咄咄逼人的责问方式,而是从关心的角度,以委婉的语气了解学生此时回家的原因,然后教育学生应当履行请假手续,师生之间的对立和矛盾冲突也许就不会发生。
二、对学生的心理辅导
1、开展心理咨询
师生关系既是教学的关系,同时又是心理关系、人际交往关系,因此对师生冲突可以考虑用心理咨询的方法来解决。通过心理教师的耐心倾听,帮助学生抒发他们的郁闷,分析焦虑的原因,寻找排除焦虑的方法,解除心理症结;教会学生交往的技巧,使学生懂得自尊、自信、自强。
2、大力发展校园文化
尽管高中生压力大,时间紧,学校还是应该注意占有和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吸引学生参加,将他们充沛的精力释放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提高文明素养,舒缓紧张焦虑的心情。
3、开设学生投诉通道
随着国家的法制化进程的发展,人们的法制观念愈来愈强。学生在成长中,其权利意识也在逐步提高,遇到一些冲突和矛盾时,他们也知道寻求法律帮助。学校可以设立一些学生的申诉、投诉机构,使之在遇到教师处理不公不当的问题或其他问题时,不仅可以通过心理辅导的方式得到疏导,还可以借助申诉等方式反映问题,通过学校的正常渠道使问题得到公正的解决,使双方达成和解,将师生关系问题消灭在萌芽中而不致于冲突激烈化。
总之,师生冲突不仅涉及到师生双方,还涉及到学校的大环境,必须通过学校、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未雨绸缪,预防师生冲突的发生,或者将师生冲突降低到最小化。